在经历魔幻持有人大会之后,4月15日早间,海航旗下“15海航债”(127312)开盘即大跌,从开盘价36.8元跌至目前截至发稿的27元,跌幅达到31.08%。
上交所于盘中09时34分发出“关于15海航债(127312)盘中临时停牌的公告”,10时04分起恢复交易,恢复交易两分钟后,上交所再度公告于10时06分开始对该债券实施第二次停牌。
“15海航债”(127312)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价格异动大跌了,4月初已经从50多元跌至30多元,而3月24日也曾触发盘中停牌。
4月14日晚间,海航集团在该公司发行的债券“13海航债”到期前夜仓促召集持有人开会。会议讨论两大议案:一是修改持有人会议的规则,豁免本次未按时召集会议相关的法律责任;议二是将本期债券2019年4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递延的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的议案。
此举之后,舆论一片哗然。据会后记录,此次非同寻常的会议上,多名投资人情绪激动,严厉斥责发行人海航。
事实上,这也不是海航集团针对债券问题第一次进行“骚操作”了。“海航的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存量信用债一直都是以一种很魔幻的方式展期了。”4月15日,一位债券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其所称的“魔幻”主要包括,海航的评级从来没有下调过;私募债明显没兑付的竟然也不算违约等。
据了解,目前市场的统计中普遍尚未将海航的债券纳入违约名单中,评级公司新世纪对其的评级也还停留在AAA的标准上。“评级公司一直公告表示关注到了海航的股份被冻结之类的负面消息,但只是表示关注从来不下调评级,按理说出现了类似的事件是应该在跟踪评级中下调的。”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事实上,虽然评级仍未AAA,但在债券市场,经过多次“魔幻操作”之后,机构对于海航是“另眼相待”的,在这种情况下,评级更多是形式上的,但一个重要区别是,评级为AAA的债券交易所交易中可以面对个人投资者,评级低于AAA的只能机构参与。“风险应该体现在评级上,这样其实对个人投资者不利,不排除一些散户无脑买AAA。”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团官微连夜发布了一封《致歉信》,称“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