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娱 > 正文

《你好,李焕英》净利第一 今年哪些电影赚了钱呢?

2022-01-11 08:44:54来源:搜狐娱乐  

每年结束,我们都会总结电影行业过去一年的运行情况。2021年,虽然全年总票房达到了473亿元,全球第一,也有《长津湖》《你好,李焕英》这样的爆款电影出现,但无论从单片还是行业整体看,都难言乐观。

根据淘票票专业版灯塔的数据,2021年上映过的电影总数超过500部(包括进口片),票房10亿以上的10部,票房5亿以上的20部,票房1亿以上的58部(其中国产片43部),票房5000万以上的81部,票房1000万以上的150部,票房100万以上的269部。

这其中有哪些赚了钱呢?

我们做一次筛选,总票房低于1亿元的影片,虽然其中也有个别赚钱,但是赚钱的概率其实很小。因为电影票房分账是这样的,除去线上购票平台服务费、特别营业税、电影专项基金,给影院的分成,最后到投资方手里的大约只有33%-36%,再扣掉制作成本、宣发成本,最后的才是利润。如果一部电影总票房1亿,最后投资方分账约3300-3600万,而现在一部中等规模影片光制作成本就要2000-5000万,所以,讨论1亿以下票房影片的盈利意义不大。

再看票房超过1亿元的43部国产片,根据预估的制作成本+宣发成本来算,这其中确定赚钱的不超过20部,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处在盈亏边缘,或者亏损。

《你好,李焕英》净利第一

确定赚钱的十几部电影中,虽然《长津湖》总票房最高,但它却不是净利最高的,排第一的是《你好,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总票房54.14亿元,投资方分账19.51亿元。

根据参投了《你好,李焕英》的上市公司北京文化、华谊兄弟、华录百纳等从该片获取的营收公告,有媒体推测其制作+宣发总成本3-5亿元。

《你好,李焕英》并非重工业产品,制作成本看起来不会太高,预估可能在0.5-1.5亿元,如果总成本真的很高,那有可能重头花在了宣发上,毕竟春节档的竞争很激烈,找影院争取排片的“票补”不一定就消失了。或者,这其中是不是有投资溢价存在也不得而知。

假如《你好,李焕英》的总成本是3亿元,那净利润就是16.51亿元。

当然,这里讨论的都是以票房为基础的收入,一部热门电影最终还会有卖给视频网站的网络版权收入,这也是不小的一部分净利,通常都有大几千万。

《长津湖》大丰收要等第二部

《长津湖》的成本太高了。博纳老总于冬提过,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规模、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电影。根据此前外媒的报道,《长津湖》制作预算是2亿美元,比好莱坞战争大片《1917》(9500万美元)、《敦刻尔克》(1.5亿美元)都要高。

好莱坞大制作的预算基本是在1-3亿美元这个区间,2亿美元算顶级大制作(比如《钢铁侠3》预算2亿美元、《侏罗纪世界》预算1.5亿美元),超过3亿美元的很少(比如《复仇者联盟4》预算3.56亿美元、《星球大战8》预算3.17亿美元)。《长津湖》如果真的花了2亿美元,那在中国影史上确实算首次。2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12.75亿元。

这还没算宣发成本,如果宣发支出按1-1.5亿元算,《长津湖》的总成本大约14亿元,它的总票房是57.74亿元,投资方分账21.18亿元,净利约7.18亿元,跟《你好,李焕英》的16.51亿元净利没法比。

不过,《长津湖》是两部一起拍的,这2亿美元成本不应全算在《长津湖》一部电影里,因为拍摄的时候,片方就已经计划好了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而这部续集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在今年年初拍摄完毕,后续再进行一些补拍就行。这样算的话,第二部的成本就要低很多。

我们做个假设,假如前后两部的总制作成本加在一起是15亿元左右,《长津湖》一部就赚了21.18亿,减去制作+宣发成本已经有盈利,那《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后就全是利润了。

《唐探3》利润奔10亿

《唐探3》也是因为成本太高降低了投资回报比。

在最初的报道里,媒体根据上市公司万达电影公告的电影投资额和它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推测出《唐探3》的总投资高达13亿元。后来事件发酵,万达电影对外发声明辟谣,称这是虚高成本的不实言论,但也没说这部电影的真实投资额到底是多少。

根据预估,这样一部跨国长周期的大制作,虽然不会夸张到花13亿,但制作成本也不会低,5亿元上下是有可能的。

毕竟,徐峥拍一部《囧妈》的制作成本都要2.17亿元,宁浩要拍的喜剧《全民明星》的预计制作成本是2.61亿元,这两部电影的制作费是香港上市公司欢喜传媒对外公告的,可以认为不含水分。

再加上春节档高昂的宣发费,《唐探3》的总成本少可能有6-7亿元。《唐探3》最终的总票房是45.24亿元,投资方分账16.27亿元,净利可能在10亿上下。

票房10亿以下的大制作难大赚

除了以上三部爆款,其他电影的票房都在15亿以下,如果投资额高,实际能获得巨额利润的并不多。

以票房第四的《我和我的父辈》为例,该片票房14.77亿元,投资方分账5.38亿元,而它的制作成本预计不会低,可能上亿元打底,加上宣发成本,实际的回报比并没有太高。

还有《怒火·重案》《悬崖之上》《人潮汹涌》《误杀2》《穿过寒冬拥抱你》等,成本预计都不低,可能都在1-3亿这个区间,而它们的投资方分账在2-5亿这个区间,所以最终即使赚钱,净利也不会太高。或者,有些就是打平,甚至可能亏损。

几部票房过亿的动画也是类似的情况。包括《熊出没·狂野大陆》《白蛇2》《新神榜:哪吒重生》《雄狮少年》《许愿神龙》《西游记之再世妖王》,这些动画的制作成本基本都在1亿元上下,可以参考的是,《熊出没·原始时代》总成本是1.2亿元。

这其中,排在前三的《熊出没·狂野大陆》《白蛇2》《新神榜:哪吒重生》的总票房分别是5.95亿元、5.8亿元、4.56亿元,投资方分账分别是2.15亿元、2.09亿元、1.64亿元,如果成本控制的好,是可能赚钱的,但赚的也不多,而像《雄狮少年》《许愿神龙》《西游记之再世妖王》这种分账只有几千万的,看起来就是亏本生意。

《扬名立万》投资回报比最高

真正投资回报比高的是几部中小制作的黑马影片,集中在青春、爱情、悬疑、喜剧、剧情这几种类型里。

《扬名立万》总票房9.22亿,投资方分账3.29亿。《我的姐姐》总票房8.6亿,投资方分账3.08亿。《你的婚礼》总票房7.89亿,投资方分账2.81亿。《盛夏未来》总票房3.87,投资方分账1.38亿。《我要我们在一起》总票房3.26亿,投资方分账1.16。

这些电影因为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场景,没有特效,制作成本预计都不高,可能在2000-5000万元区间,加上宣发,总成本都可能控制在1亿以内,所以净利相对就很可观。

以《扬名立万》为例,这是一部被称为类似“剧本杀”的悬疑电影,几乎所有场景都在室内,主要靠人物行为和台词推动故事,所以拍起来就比较省钱,后期宣发也没有铺张,所以总成本不会太高。

假如《扬名立万》总成本控制在5000万内,那它的净利润就有约2.8亿元。我们以投资方分账除以总成本算投资回报比的话,《扬名立万》是6.58倍,而《你好,李焕英》是6.5倍(以3亿总成本算),《扬名立万》要更高。

当然,这并非一个确定的结论,因为所有影片的制作和宣发成本都是预估和假设的,真正的数据外界并不知道。

《中国医生》票房高也亏损?

还有一些电影,虽然票房看起来也还行,有几亿几十亿,但最终并不一定赚钱,或者直接面临亏损。

比如排在国产片年度票房榜第六的《中国医生》,总票房13.28亿元,投资方分账4.77亿元,但可能因为总成本太高而不赚钱。

这个信息是业内人士透露的。在十月中旬青岛影视博览会一场专家研讨会上,华夏电影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说:“华夏今年国家重点的项目投资了一半,《守岛人》《革命者》《中国医生》《长津湖》,前面几部都赔了,但是《长津湖》一把就回来了。”

再比如《刺杀小说家》,总票房10.35亿元,投资方分账3.72亿元,而这部片的制作成本就可能超过3亿元,又是在春节档上映,加上宣发成本,赚钱很难。

其他如《1921》《峰爆》《古董局中局》《反贪风暴5》《扫黑·决战》等,都有四五亿的总票房,但是因为制作成本可能都过亿,甚至有些可能两三亿,所以最终也是不赚钱或亏损。

而像《侍神令》《铁道英雄》《革命者》这种票房分账不足1亿,而制作成本预计两三亿的电影,巨亏是确定无疑的。

结语:

这个榜单看下来,43部票房过亿元的电影,确定赚钱的不到20部,而赚大钱的不到10部。而那些票房1亿元以下的电影,赚钱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国去年上映了超过500部电影,生产了740部电影(其中故事片565部)。

也就是说,真正靠票房赚钱的电影,比例可能不到5%。真正靠票房赚大钱的电影,比例可能不到2%。电影这个本来就高风险的行业,在大势转凉叠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风险还在不断增高,这就是这个高曝光行业光鲜背后的本质。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