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娱 > 正文

智慧型乐器博物馆首次亮相

2021-12-17 08:33:08来源:北京日报   

12月4日、5日,2021第十届全国乐器学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改为线上会议,由中国知网全程直播,吸引了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琴师重匠、莘莘学子参会。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表示,弹指间中国音乐学院创办的乐器学研讨会已走过十载,在音乐长河中十年或许仅是一个短小音符,但也包含了千般音色、万重回响,疫情导致会议代表无法直面交流,与会者在虚拟空间依然演绎出精妙的乐章。

智慧型乐器博物馆首次亮相

乐器学研讨会自2012年以来已经举办10年,促进乐器学学科建设,加强乐器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与乐器使用、设计制造者之间的沟通合作。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表示,2021第十届全国乐器学研讨会具有里程碑意义,而此次通过网络、数字影像传递学术信息,更加具有纪念意义与时代特征。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付晓东教授介绍,本届研讨会共收到七十余篇投稿,经会议学术组严格审核,最终邀请47位专家与学生代表发言。

研讨会以论文宣讲等形式讨论“中国乐器博物馆的特色和属性”“中国民族乐器定名规律与标准化”“中国民族乐器的传承与科技创新”“东西方乐器比较研究”等四个主题。其中,“中国乐器博物馆的特色和属性”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副理事长冯光生主持。“我们在此讨论中国乐器博物馆的特色和属性,代表中国乐器界的期许,希望尽早建成国家级乐器博物馆。”冯光生介绍,我国博物馆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共5788座。相比整体发展形势,我国乐器博物馆数量少、规模小,改进空间还很大。

“打造乐器博物馆要从乐器陈列做起。”冯光生说,目前,国内乐器陈列中主题不鲜明、基本信息不完整、信息单调、解读简单的现象比较普遍。乐器陈列应基于有形之器,透出无形之乐,见到用乐之人;真实、科学、生动、富有创意地展示乐器及其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其在中国乐器博物馆的鲜明特色。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博物馆馆长楚卓也提出,博物馆中的乐器应是开放的、活态的,应将陈列、展演、制作、修复、数字化、互动、教学、科研及文创等理念融于一体,从而对少数民族乐器起到真正的保护与发展作用。

今年5月启动的中国乐派智慧型乐器博物馆项目在研讨会上首次亮相。会上,付晓东携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团队利用虚拟现实的场景、交互技术与穿戴式VR设备展示了博物馆初期成果,演绎三千年前的中华雅乐。参观者戴上3D眼睛、数据手套登录界面,进入博物馆中华雅乐馆大厅,环顾四周陈列的中华雅乐乐器,走到编钟前360度环绕观看,通过操控数据手套查阅资料、“演奏”乐器。北京音皇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阳表示,智慧型乐器博物馆的“智慧”体现在,以虚拟仿真技术实现对乐器的交互体验,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乐器的形制、分类、历史等文本与影像数据的实时识别,以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对乐器知识资源的有效关联。

乐器定名有名不副实等问题

“中国民族乐器定名规律和标准化”是研讨会传统主题之一。2015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便指出,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定名问题若不解决,不仅影响国内民族音乐和乐器学研究,也阻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乐器定名存在一器多名、一名多器、词不达意、名不副实等问题。比如,扎木聂又称扎年、六弦琴、龙头琴等;葫芦丝有葫芦萧、泼勒翁等名称;牛角琴在佤族是气鸣簧振乐器,在藏族、傣族是拉弦乐器;葫芦丝明明是簧振乐器,却取名丝,容易被误解为弦乐器。

“一些同学、老师在翻译论文时,常遇到民族乐器名称不确定的问题,中文名称还没有确定,英文翻译自然也会出现问题。”韩宝强说,少数民族乐器的命名可一定程度地参考我国为西洋乐器的定名原则,同时还须兼顾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理解度和接受度。马头琴、伽倻琴、葫芦琴等乐器的定名原则,为我国少数民族乐器定名规范法提供了可借鉴之道。

在“东西方乐器比较”板块中,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授饶文心对东西方民族管弦乐队从乐队指挥的设立、乐队建制规模、乐器分类分组、乐器声部均衡、外来乐器的引入、乐队音响观念的借鉴与融合更新、乐律与乐音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四川音乐学院讲师刘志晟比较了东西方双单簧类木管乐器,调查了世界双单簧类木管乐器的形制和分布,并将其绘制成乐器声音地图。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博士后黄司祺比较中西管弦乐器明亮度,通过对中西管弦乐器频谱质心的测量,总结各乐器组的明亮度呈现的规律与特征,分析不同乐器的音高与明亮度的相关率。她指出,大部分乐器频谱质心集中在人耳敏感频带,这是民族管弦音响“杂”“吵”的客观因素之一。

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在“中国民族乐器传承发展与科技创新”板块中,与会者分享了乐器创新成果。比如,结合岭南建筑、造型漆艺等非物质遗产技艺,基于声音装置艺术理念研制的古琴;使用双腔复合振动共鸣技术,从而提高演奏性能和表现力的双腔葫芦埙;使用高分子无机材料3D打印的创新乐器“文琴”等。“改革出一件成熟的乐器需要漫长的过程,要保持谨慎而怀疑、克制而积极的态度,才能在发展乐器的同时,保持民族性,正视成败,持续尝试。”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高舒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丰元凯认为,传统口传心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务之急需要用一种崭新的民族乐器人才培训机制取代原有的传统培养方式,加快提高乐器制造工匠的社会地位,改善乐器制造企业的生产环境。

研讨会还吸引了全国莘莘学子踊跃报名,特设“学生论坛”提供展示交流平台。麦吉尔大学博士研究生王颂、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静恩涛等13位学生进行了论文陈述。其中,王颂讨论了笛头作为声学滤波器对萨克斯的影响;静恩涛归纳出了民族乐器音色总体具有“宽、圆、亮”的特点,从乐器制作现状、乐器特点和演奏方法等角度阐明了民族乐器普遍音色不佳的原因。

学生论坛也充分体现出科技创新的主题,充满想象力的课题令人眼前一亮。比如,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悠荻介绍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古琴减字谱数字化及智能打谱系统。系统通过智能识别和减字谱数字化使计算机能够“读”懂减字谱,并依靠对减字谱数据集的深度学习来实现人工智能打谱。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兆蕤介绍了人与宇宙的交互——新型数字乐器“宇宙八音盒”。宇宙八音盒收集来自外太空的波形数据,将其转化成宇宙的声音基音,并用光谱生成星球的音色。他认为,人类与地球,乃至整个宇宙都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而“宇宙八音盒”能让人们从听觉的角度去感知宇宙,和宇宙的声音进行交流互动。“此次研讨会收到了很多乐器学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论文,像宇宙八音盒这样新奇又富有创意的论文,非常值得鼓励。”付晓东说。韩宝强表示,回望首届乐器学研讨会,如今研讨会在广度、深度、技术前沿性等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新技术给乐器学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方法,乐器学研讨会也要随之扩大规模。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