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娱 > 正文

郝景芳再摘大奖!《北京折叠》获得雨果

2019-11-18 14:05:29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一直被称为“科幻届的诺贝尔奖”。2015年,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成为了首位摘得雨果奖的亚洲作家。这两天,喜讯再度传来。当地时间21号(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在美国堪萨斯城“张榜”。这一次,中国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了中短篇小说奖。

据郝景芳自己透露,完成这部2万多字的作品初稿,她只花了3天的时间。这部作品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另外,一年之间,两位中国作家登顶雨果奖,为什么西方读者突然爱看中国科幻了?

当地时间21号,美国堪萨斯城第74届雨果奖颁奖现场,一名身穿水墨印花连衣裙的中国姑娘款款走上领奖台。聚光灯下,一头浓密黑色长直发伴随她细长的双眼熠熠生辉。今年32岁的郝景芳,凭借2万多字的《北京折叠》,摘得了本届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

郝景芳说:“我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问题。同时,我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虽然有点黑暗。我并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北京折叠》构建了一个存在三个不同空间的北京,这个城市可以像“变形金刚一样折叠起来”。作品幻想若干年以后,城市设计者对人满为患的北京无可奈何,于是将城市分为三层,不同阶层的人占据不同的空间。每48小时周期里,北京进行一轮循环折叠,让下一层翻上地面,居住其中的人得以享受有限的露天生活。当然,每一层得以分配的露天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就像她获奖感言里说的一样,她的作品探讨的是城市社会发展的某种可能性、警示未来。郝景芳说,有段时间她住在北京城乡结合部,跟邻居聊天时发现,生存的压力、远方的孩子、生病的隐忧,让他们的生活困顿而拥挤。这一切,构成了《北京折叠》的创作契机。

郝景芳说:“这个灵感主要是对北京的一些目睹。看到街边的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事情,那我就想,假如说这样两个人群彼此隔离会怎样。这对我来说不是想象力,只是一点推导能力。也不是直接把我看到的写到小说里,有很多演绎。”

很少有人知道,郝景芳是2002年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的得主。区别于同龄人关注的青春与疼痛,她从一开始就倾向科幻题材;更没有大多数获奖者保送北大中文系的意愿,她后来考到了清华物理系。2012年,她花了三天时间完成了《北京折叠》的初稿,挂在学校水木社区论坛上。不过,一直有读者认为,这部作品“冷峻的现实感”要远高于科幻的成分。《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认为,她有女性作家细腻的文笔,也有男性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见。科幻与现实结合的很好。

从《三体》到《北京折叠》,一年之间,两位中国作家登顶雨果奖,也有更多的中国科幻小说翻译成英文。在知名作家刘慈欣看来,目前世界科幻大国美国,有渐渐失去创作活力的迹象。这导致整个科幻届的口味更加多元化,科幻文学也正在成为外部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把新钥匙。

然而,相对于其他种类,中国的科幻文学一直处于弱势。一项调查显示,眼下国内读者叫得出名字的科幻作家不过30人,核心的职业科幻作家不到10人;国内每年出版的原创科幻小说不足100本,而美国大约是1000部。姚海军认为,中国科幻,除了缺作者,更缺的是读者。

姚海军表示,很长时间科幻都被认为是胡思乱想的东西。虽然这些年有这样的想法的人也在变少。另外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科幻太高端了,涉及各种学科的尖深理论,让人望而却步。

虽然制作过程艰难甚至出现“跳票”,但电影《三体》仍被万千影迷期待,《北京折叠》的影视版权也早已被买走。乐观的看,中国科幻文学产业化的时代似乎正在开启。然而,一个世界第二、体量达440亿的电影市场,却迟迟未出现《星际迷航》、《火星救援》级别的科幻电影,这确实是值得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记者何源)

关键词: 北京折叠 郝景芳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