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周围的朋友多次劝说我,不要叫外卖,也不要老吃辣酱拌面条或者方便面了,自己做点正经的饭菜并不难,但我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不会浪费时间在做饭上,美其名曰“君子远庖厨”,还有一个很实际的理由——家里不煎炒烹炸,没有油烟,吃的寡淡,小强都不光顾,多清净。
上学的时候,英语老师就说过,凡是对错题里碰上“absolutely”(绝对)这个选项,基本就选错,也就是说,凡事没有绝对的。我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去做饭”,这已经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打脸,好吧,我承认,我现在挺痴迷于做饭的。
这要从朋友送来的一个漂亮的煎锅说起。我家的厨房没有油、没有盐、没有米面,只有一个煮面的锅,朋友看不过去了,给我了一个很高级的煎锅,银色的颜值、蜂窝状的内里,颜值挺高,我认真地清洗干净,还按照说明书开了锅,然后就把它摆放在了灶台上,这一放就是好几个月。
夏天太热,我没什么胃口,不知道为啥,只想吃西红柿鸡蛋面,或者西红柿鸡蛋疙瘩汤,于是外卖叫了好几次,却一次比一次难吃,面条软塌塌的,汤也油腻。于是,有一天,我就想既然有这个煎锅,我上网查查,有没有可能自己做一顿西红柿鸡蛋面呢?一查,还真的不麻烦,于是买了油,买了西红柿和鸡蛋,按照视频教的一步步来。当然最后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敢用挂面,而是用的方便面,也撒了些方便面的调料,没想到还真的不难吃。
作为一个做饭小白,能亲手做出一大锅面,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在相亲相爱的家族群炫耀半天,对着“赞”的表情包笑得合不拢嘴,估计众人心里已经是嘲笑我半天了——年纪不老小了,做个面条,至于吗?
但我已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我跟这个煎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觉得我可以用煎锅主导一切。煎鸡蛋、煎香肠、煎超市半成品的韭菜盒子,之后欲罢不能,开始挑战煎牛排。第一次煎的时候,还真是有点紧张,视频教学反复看了好几遍。由于煎牛排的方法太多,所以最后确定的是最简单方式——用油和胡椒海盐抹在牛排上,腌了十分钟,准备下锅,煎的时候,掐着秒表,生怕耽搁几秒钟就变了味道,紧张兮兮地煎完了两面,醒了两分钟,入口一尝,感觉还真挺好吃的。之后再煎了几次牛排,已经变得从容多了,听着油脂和高温锅底相碰发出的那种“呲”的声音,觉得如同音乐般美妙。再给家族群炫耀,不管好吃不好吃,就凭拍照给他们看肉上褐色的“美德拉反应”,已经能唬住点人了。既然牛排成功了,与煎牛排技术动作基本相同的鳕鱼,也就不在话下了。
此后,又开始做意面,其实就是半成品,放在锅里一炒而已,但是,热腾腾地翻炒过程,就好像我是米其林厨师一样。前几天跟朋友吃饭,特意选择了西餐厅,比较了一下意面,后来发现,味道上并不相差多少,于是炫耀地跟家里人说:“我的意面做的跟这正经西餐厅做的几乎一样。”家里人无情地揭露了事实:“那是因为你买的意面,人家的酱汁配的好,跟你关系不大。”
确实,我的厨艺还停留在“非原创阶段”,对于真正对厨艺有要求的中餐菜品,我连碰都不敢碰。前两天朋友热心地教我做菜:“你就先放点老抽、再放点生抽……”听到这儿,我就已经晕了,啥,还老抽、生抽,那都是啥玩意?这不,我现在连朋友教我的是啥菜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稍微复杂点的菜品,就跟高中的物理题一样,完全听不进去。
曾经的我,买一大把烤串,三分钟吃完,然后笃定自己不做饭是对的,“忙活俩小时,吃饭几分钟”,何必浪费时间。现在的我换了腔调,以过来人的身份对不会做饭的人循循善诱:“还是得自己做,干净,味道也好,不能凑合,而且根本不费事。”不过,我没跟他们说的是,自从自己开始各种煎炸之后,这体重就往上走了走,厨房的油烟子味道也很明显,而且,每天好像都有刷不完的锅和碗。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做饭的感觉很好,把自己的胃托付给自己才最靠谱。我每天很有形式感地系上围裙,拿起铲子,想到的都是“我绝对不会做饭”的誓言,这么绝对地定义自己,真的有点可笑。而如今,我打破了对于自己的定义,感觉挺幸福,胃口也很满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