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城市的发展不可能总是艳阳高照、平顺无虞。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多从坏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当然,每座城市又有自身发展的现实阶段和资源禀赋,对未知风险的预见性设防也必然要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在资源投入和防灾效果之间取一个平衡。通过制定科学的设防标准,有效增强城市在面对极端情况时的运行张力。
经过前一阶段连续极端高温煎熬后,我国北方近期又遭遇极端降雨。其中,北京地区记录到的降雨极值,更是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大。造访频率越来越高、存在感越来越强的极端天气,促使我们系统审视城市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假如极端天气成为常态风险,我们的城市韧性够吗?
对于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们来说,今夏的情况着实特殊。滂沱大雨日夜不停的场面过去并不常见。从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仅有12次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经过或接近北京,并带来比较明显的风雨影响。另外,在传统认知中,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乡村受到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更大,舆论关注点也多落在农作物等受损情况上。但近些年的现实让人们猛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极端天气导致的城市内涝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化公共危机。
诚如人们的观感,看似更为强大的城市其实有着极其脆弱的一面。现代都市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各类社会资源、社会功能的组合。每一个“模块”的加载,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聚集着人口、密切着关联。这部体积庞大、线路复杂的精密机器中,任何一个零件报错,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和功能叠加,各个运行系统不仅犬牙交错,且呈现倒金字塔结构。便捷的交通出行、繁华的商业消费、快速的物流配送、先进的管理系统等丰硕又高端的发展成果,本质上都高度依赖着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一旦这些“根服务器”受损,搭载其上的各类功能瞬间失灵,“智能城市”瞬间瘫痪并不是危言耸听。诚如有人所言,“停电的一刹那,文明就开始痛苦呻吟”。
某种程度上,城市在为人们提供种种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钝化着大家的风险意识,降低着人们的忍耐能力,客观上加剧着城市的脆弱感。利益诉求多元多样,对生活品质的期待越来越高,城市风险的启动门槛也越来越低。当今时代,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家中停水断网、门口树倒车泡、外卖跟不上趟,均足以让家庭生活部分停摆、城市运行警铃大作。我们享受着文明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坐在了灾害的火山口上。这是必须正视和面对的客观现实。
城市的发展不可能总是艳阳高照、平顺无虞。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多从坏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当然,每座城市又有自身发展的现实阶段和资源禀赋,对未知风险的预见性设防也必然要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倘若凡事都按照最极端的状况来设计安排、储备运行,在平常时候难免会有资源空耗;而一旦预见不足、低线设防,巴望极端灾害落不到头上,那灾害袭来一定会捉襟见肘、招架不住,付出惨痛代价。所以,这个标准不会是无限追高,也不是无限拉低,而是要在资源投入和防灾效果之间取一个平衡。就如面对极端暴雨,做再多准备也难穷尽所有意外。但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打底,加以充分的应急预警和高效行动,就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天灾难料,我们才更要着力打造韧性城市。这种“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制定科学的设防标准,有效增强城市在面对极端情况时的运行张力。
如何提升城市韧性?可以从历次大考中总结出一些重点方面。比如,更加注重城市里子。越是困难时刻,越依靠城市治理的基础建设和长期积累。在这方面,很多设施和工作都是“隐功”,在城市如常运转时往往被忽略,但做没做、做得好不好,一旦遇到极端情况,便会完全暴露出来。就拿本轮暴雨来说,北京在各个易积水路段都设置了专人值守,在山区危险路段提前设置“劝返点”,而一些村镇由于提前按要求做好了人员转移,免于在突发山洪中造成人员伤亡。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动作,很大程度就基于本市近些年来持续优化的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以及不断完善的预警预案。比如,时刻保持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几乎所有城市都存在“重救轻防”的倾向。实际上,即便是“突发”的事件,其预判和应对也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每一环节,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通盘考虑,建立起多层次的立体风险防护意识网络,才能保证一个城市在风险灾难面前保持一定主动。比如,提升市民防灾意识。多措并举号召广大市民高度重视预警,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该去的地方别去。储备防灾应急知识,力争做到临危不乱。
安全领域有个概念叫“安全冗余”,即用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可靠性。大城之治,同样需要相当的“安全冗余”。不断增强城市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将防灾减灾意识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不存侥幸、科学防灾,一起守护自己的家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