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消息!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呈现“价降、量升、质优”态势

2023-07-03 08:54:3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7月1日起,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在河南、江西、河北等多地陆续落地实施,39种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进一步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近日,河南郑州市民李蔷的女儿发高烧,家人带她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确诊是甲型流感后,医生给她开了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

贝贝妈妈李蔷这个药之前我买过,大概是90多块钱一盒。现在,15块钱一盒,便宜了好多。


(资料图片)

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就是第八批集采中选药品之一,7家生产企业中选,平均降价83%,大幅提高了这款抗病毒药物可及性。而且医生在医院系统中开药的时候,能同时看到多个企业生产的奥司他韦,其中质优价宜的集采中选药品则会被放在优先选择的位置。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一病区主任医师 郭庆当我输入奥司他韦这个(通用名)关键词以后,我们的系统就会出现三个奥司他韦这个药品(商品名),集中采购的药物是排在前面的,是我们优先使用的药物。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的39种药品中,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抗过敏、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常用降压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也降价48%。此次集采首次纳入肝素类药品,在心梗、透析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中广泛使用,让更多患者受益。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全国每年可节省167亿元。

河南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 周江波:河南省有2952家医药机构参与此次集采,我们提前谋划,组织中选企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及时签订三方供应协议。目前,中选药品货源充足。特别是对部分特殊的药品,有一家主供企业和两家备供企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供应。

“一致性”评价提高集采仿制药质量水平

按照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则,仿制药只有通过“一致性评价”,才有资格参加集采。2018年以来,我国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累计数量,由当时的不足200种,快速上升到目前的超过3000种,同时,患者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

那么什么是“一致性评价”?它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一致性评价”是指仿制药品与原研药品质量疗效一致,具体要求是稳定性一致、体内外溶出规律一致、杂质谱一致等。在集采的推动下,高质量仿制药品正逐步占据临床用药主流。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 蒋昌松:这个一致性评价,实际上我们简单地称为生物等效。那你临床是不是等效?用在患者身上,总体是不是等效,有效。这个就需要在临床上的真实世界的评价。那医保部门联合这个卫生部门,全国这个30多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对前三批的37种药品,进行了仿制药和原药的真实世界的一致性评价。二十几万份的病例,大数据的分析,严谨的这种统计学证明,我们集采中选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安全性,有效性上统计学上没有差异。

集采推动临床用药结构提质升级

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大,2022年,国家针对胰岛素进行了专项集采,平均降价48%,中选产品落地一年多了,我们来看患者的用药情况。

南宁市民刘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为了控制病情,需要每天注射两次德谷胰岛素,每个月消耗两支左右。她给记者算了一下集采前后胰岛素花费的差别。

广西南宁市民 刘女士:去年5月没调价之前1支就是150这样,一个月大概就2支就300多,调价以后这一支就是70多。一个月2支就是150,一年下来也得节省1800元,负担也减轻好多。

集采前,市面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价格较高,并且差了一倍。集采后,胰岛素价格整体下调,其中治疗效果更好的三代胰岛素降幅更大,价格的改变也引导了临床的使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秦映芬:有些旧患者实际上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时候,我们医生想要调换方案,选择一些更好的剂型,但是因为病人考虑到价格的问题,拒绝去转换这样新的方案。价格下调以后,这些病人治疗方案的转换,病人就会更容易接受。

如今,胰岛素专项集采落地一年多,该医院的三代胰岛素使用量占比已经达到了90%。价格已经不再是医生和患者选择哪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主要考虑因素,不同临床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徐广保:胰岛素专项集采涵盖临床常用二代和三代胰岛素,既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知名企业产品,也包括新兴企业产品,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实现与临床实际需求较高匹配。按广西全区医疗卫生机构首年填报采购量约364万支计算,每年可节约费用1.05亿元。

集采改变竞争格局 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我们看到集采引导药品企业从过去的“拼渠道、拼销售”,转到目前的“拼质量、拼价格”,集采范围内的产品告别高毛利率时代,集采中选企业也迎来发展新变化。

在山东济南齐鲁制药集团生产车间里,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生产的就是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齐鲁制药参与了除胰岛素专项集采外的7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齐鲁制药的第一个集采中选药品阿托伐他汀片,用于预防、治疗由于高脂血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需长期服药,市场需求量大。在2019年第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时,5家企业参与竞标,最终3家中选,齐鲁制药报价最低,达到0.12元每片,甚至比之前集采试点的价格还要低78%左右。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 鲍海忠:当时集采的时候,阿托伐他汀片是一个刚上市的产品,市场份额为0。那通过现在集采来看,这个产品尽管价格有大幅的下降,但对齐鲁而言,这个产品总的利润明显增加。

在集采落地政策的助推下,短短几年间,阿托伐他汀片就成为公司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已经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销售有了保证,在接下来的几次集采中,齐鲁制药都积极参与,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 鲍海忠:回款周期从原来的半年,缩短到次月就可以获得结算,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的压力和经济风险。

有了稳固的基本盘,齐鲁制药加大创新药物的研发速度,在研创新药物项目80多项,每年将不低于营收10%的比例投入研发。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A股市值前10名药企中,2022年的总研发投入是2018年的2.48倍。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 蒋昌松:它的这个销量是能够极大地提升,这个就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这个资金上的保障。同时,集采之后,也可以降低它的成本,你销售的成本、管理上的成本、财务上的成本,他这一块相当于也是企业的净利润,所以说我们看参加集采的企业的年报,它的利润率大部分的上市药企实际上是并没有降低的,而且同时也走向了创新,它研发支出费比五年前是上升很多的。

国家集采推动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19%

国家医保局表示,近年来集采成效正在不断显现,开始扭转我国药价持续上涨趋势。根据测算,2022年与2018年相比,我国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了19%。

药品采购价格指数,是根据全国医保信息平台中12000多个药品的价格综合测算出的指数。专家表示,药品集采为采购价格指数里西药部分价格下降贡献了超过70%的份额。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 蒋昌松:这个实际上跟我们国内的这个用药结构很有关系。就我们国内的这个西药用药结构里边,仿制药是占大头的,它的金额也是占大头的。那你一做集采,仿制药大幅的降价,所以它的这个整个西药的这个药品价格指数就下降了。所以集采它的贡献率就更大。

同时,一些“进口老药”,尽管已经过了专利期,但此前仍以较高的价格在国内销售,例如治疗白血病的伊马替尼,原研药在集采前价格是1万多一盒。尽管第一批国家集采中原研药没有中选,但受仿制药价格下降的影响,伊马替尼原研药的价格也从每盒1万多降到了7000多元。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 蒋昌松:每一批基本上都有百分之10到15%的比例的品种,原研药也会中选,而且是大幅的降价。实际上集采完之后,有一部分没有中选的原研药,他也会选择主动来降价,他要提高他的竞争力。通过带量采购这项机制,发生了这种市场竞争的反应,达到了一个合理的降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