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升至第二位的大肠癌怎么防|全球速递

2023-05-17 07:49:46

来源:北京日报

国家癌症中心近日公布的最新恶性肿瘤流行数据显示,大肠癌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高发恶性肿瘤。大肠癌发病率为何明显增加?哪些因素可能让人中招?面对高发的大肠癌,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呢?

饮食“三高一低”是诱因之一


(相关资料图)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按照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序,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我国新发大肠癌患者约为56万,死亡人数超28.5万,对比2015年,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激增44%和52%,其中大城市的大肠癌发病率增幅更大。

那么,哪些人群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呢?以结肠癌为例,首先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临床数据显示,10%-20%被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都有一位亲属是结肠癌患者。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结肠癌、结肠息肉,或者患有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患结肠癌的风险会更高。其次,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患有侵犯到结肠的克罗恩病,罹患结肠癌的风险也会增加。第三,对于长期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更要警惕罹患肠癌的可能。需要说明的是,饮食不良主要是指“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和低纤维素,平常吃饭的时候大鱼大肉,热量高的食物吃得多,蔬菜等含纤维素的食物吃得少。

癌细胞“露马脚”注意三大症状

和许多癌症一样,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但根据临床经验,有3类常见症状值得关注。

1.排便习惯改变别只当作“拉肚子”

排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患者比较容易出现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畅、里急后重(肛门坠胀、便意频繁,但排便不畅)等异常。比如,之前排便很有规律,一天一次到两次,突然变为一天三四次甚至十多次,且排便时间变长。但是,每次排便并不多甚至根本没有,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还有些人排出的大便形状变细或呈扁形。遇到这些情况均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2.便血不一定是痔疮发作

大肠癌早期出现便血时,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发作,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两种疾病都会导致便血,但细究起来是有明显区别的。

痔疮便血表现为排便后肛门内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滴血甚者可见喷射状出血,便后即自行停止。痔疮出血一般是间歇性的,粪便干燥、疲劳、饮酒、过食刺激性食物常为出血诱因。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反复痔疮出血,可发生严重贫血。

大肠癌便血表现为便内带血及黏液,血色一般为暗红色,量比较少,血常常与大便相混,多为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有时候,患者会出现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如果频繁出现便血,无论自己有没有痔疮,都建议到医院排查。确诊患有痔疮且长期伴有血便等症状的患者,还需定期复查。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便血可能是直肠癌的一个危险信号,应引起警惕。

3.腹胀腹痛可能不仅是“吃坏了”

虽然腹胀、腹痛每个人都遇到过,但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吃坏了肚子。当肿瘤引发肠道梗阻之后,患者也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约60%-80%的结肠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常表现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而根据梗阻程度不同,腹胀程度也不同。相较而言,出现腹痛的几率比腹胀要高,往往集中在患者的中下腹,会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腹部还可能出现包块。

什么样的肠息肉容易癌变

肠息肉,简单地说就是肠道上长的肉疙瘩,医学上称之为肠道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在没有确定病理之前,统称为肠息肉。其形成有很多种原因,如肠道慢性炎症、低纤维饮食结构、长期吸烟以及遗传因素等。

肠息肉主要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症性肠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以自行消失,而腺瘤性肠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存在恶变倾向。其中,家族性结肠腺瘤性肠息肉被公认为是遗传性结肠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确定肠息肉性质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通常,带蒂的、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肠镜推动活动度好的息肉是良性的,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肠镜推动活动度差的往往恶性可能性较大。肠镜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初步判断,还需将息肉完整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确定其性质。换言之,病理结果才是肠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一般认为,腺瘤性肠息肉演变成恶性肿瘤所需的时间为5-15年,其过程主要和肠息肉的大小、数目、组织病理学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根据肠镜活检的病理结果,如果为腺瘤性息肉,会建议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很重要,息肉性质不同,复发情况也有差别,定期复查可以及时掌握病情发展。

另外,对身体危害性较小的炎症性肠息肉,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所以,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都建议尽早切除,以绝后患。

定期查体可有效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方法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定期查体。

很多患者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每顿饭都包含大量的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食物,容易产生便秘。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毒素就更容易被肠道吸收,从而引起病变。因此,预防大肠癌要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多吃粗纤维食物。比如,坚持每天至少吃3种高纤维果蔬,如芹菜、西兰花、韭菜、菌菇、红薯、玉米和苹果等。

久坐、运动少也是大肠癌的诱发因素。曾有研究发现,经常锻炼可以显著降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三分之一。因此,建议大家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如快步走。

应对癌症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定期进行筛查很重要。对于有结直肠腺瘤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炎症性肠病的高危人群而言,应该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一般人群,建议50岁以上直接进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肠道息肉或肿瘤者每隔5年再做1次,发现肠道息肉或肿瘤者,根据肿瘤大小及类型进行诊治。

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我国83%的大肠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大肠癌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发生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而尽早筛查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延伸阅读

术后并发症可尝试中医治疗

对于大肠癌患者,需要根据肿瘤分期决定后续治疗方案。临床上常将大肠癌分为4期。对于部分I期病例,肿瘤早期、浸润深度较浅、尚未突破肠壁固有肌层的患者,可以选择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其他Ⅰ期、Ⅱ期及绝大多数Ⅲ期病例,目前的治疗策略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导的综合治疗;对于Ⅳ期病例的治疗则较为复杂,一般在详细评估后再决定手术或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然而,术后并发症也困扰着不少患者。结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转运粪便及排便。由于手术改变了原本的肠道结构,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术后腹泻、便秘等。而直肠及盆腔神经同时参与排便反射,因此术后还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加、排便困难、控便困难等现象。

针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腹胀、排尿不畅、排便困难、腹痛,化疗期间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等问题,中医采取“辨证论治”,以中药外敷、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刺等多种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曾有一位大肠癌患者术后10天仍未明显排气排便,腹胀剧烈,医生观其舌暗苔白、脉细涩,为气虚血瘀的表象,多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引起,于是一方面给予患者中药外敷,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另一方面根据辨证给予中药“人参大黄汤”,人参补元气,大黄逐瘀通经、泻下攻积。患者服用的第二天,腹胀便得以缓解,开始排气排便。因此,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选对治疗方法或中西医联用,能使患者更加受益。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普通外科医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