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欧洲移民潮做一次核磁共振-世界热资讯

2023-03-10 07:33: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资料图)

◎宋展翎

罗马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这个濒临黑海的多民族国家其实并没有太发达的电影制作系统,却在近十几年佳作频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学院派中青年导演在各大电影节展上大放光彩。其中,克里斯蒂安·蒙吉在《四月三周两天》获得金棕榈奖之后,又凭借影片《山之外》和《毕业会考》分别获得戛纳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维持着高质量的稳定创作输出。2022年,克里丝蒂安·蒙吉的最新作品《核磁共振》(中译名,原名《R.M.N》)又获得了金棕榈的提名。

《核磁共振》在影像风格上与蒙吉之前的作品一脉相承:灰蓝色的冷色调、固定镜头和手持跟拍,彰显着疏离而克制的极简主义风格。稍有不同的是,《核磁共振》所使用的蓝色饱和度更高,配以皑皑白雪,冬日村庄里喀尔巴阡群山环绕下积雪覆盖的奥匈帝国时期建筑,在远景构图中看去就犹如勃鲁盖尔的一幅画——冷峻清冽、肃穆安静,极富空间深邃感和神秘氛围感。2.35比1的宽画幅比和LF专业画幅摄影机所赋予的大尺寸CMOS让观众可以聚焦更多注意力关注到影片画面叙事中——电影画幅对于影片叙事的重要影响常常容易被忽视,其实它决定着观众视觉系统接受影像信息的容量和方式,与电影创作息息相关。

影片前半部分的剧作铺陈看上去似乎细碎而冗长,但却绵里藏针。圣诞前夕,在德国工作的马蒂亚斯回到他的家乡——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的一个多民族村镇。马蒂亚斯一边担心着儿子鲁迪所遭遇的失语症,一边又再次见到了他的前女友奇拉。多条叙事线索汇合在男主角马蒂亚斯身上,影片开篇即是他的儿子鲁迪在小树林里遭遇意外——这也奠定了整部影片充满不安全感的基调。奇拉是一个性格明亮又工作干练的女性,剧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奇拉工作的面包厂雇用了三名斯里兰卡工人。这原本无足轻重的小事,却激发了村镇上不同族群之间根深蒂固的观念冲突和历史积怨,就如喀尔巴阡山脉上常年不曾消融的积雪,这些平日里被表面平静所掩盖的深层矛盾和裂痕,在凛冽阴霾的冬日村庄爆发,人们被恐惧和焦虑不安的情绪所深深笼罩……

20世纪90年代,罗马尼亚经历了社会的持续动荡和政权不断更迭,经济萧条、通货膨胀。在2007年加入欧盟之后,更多的劳动力人口尤其是年轻人流失到西欧,罗马尼亚本土面临不同程度的劳动力短缺——这也正是影片《核磁共振》的叙事背景——男主角马蒂亚斯在德国工作,而他的家乡村镇上的面包厂却面临工人短缺。为了能获得欧盟的政策补贴,奇拉和她的老板才决定雇用三名斯里兰卡人。马蒂亚斯在德国遭受种族歧视,回到家乡却又成为歧视别人的人——似乎是不经意间的镜像身份转换,却在呈现人性复杂幽微之处蕴含着作品的艺术深刻性。恐惧,是人在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提醒和自我防御,但集体恐惧情绪的蔓延却常常来自人类对未知的自我异化和想象。

影片的冲突高潮戏是一段极其学院派风格的固定长镜头段落:一场村里的牧师召集村民在文化中心开会商讨外国工人是否应该留下的群戏。长达17分钟的镜头内,坐在前排的马蒂亚斯和奇拉作为前景,后景中各位村民以各自的语言就所持的不同观点展开激烈辩论,此起彼伏、情绪迸发,演员的接戏顺序、肢体走位、台词情绪等诸多细节衔接精妙而流畅。尽管是固定长镜头,但导演利用空间纵深感一直在作小幅度的镜头运动并随着人物情绪变化而调整侧重焦点。整场戏行云流水,以时间性的完整和充盈,呈现了极具爆发力的戏剧场景,却又在稳健而冷静的递进节奏当中时刻保持着“间离审美”的距离,展现出蒙吉超凡的镜头内调度能力和深厚的导演创作功力。

影片的剧作显示出了繁而不杂的娴熟钩织能力,人物关系内部编排绵密繁复,但外部和事件主题的勾连却简洁有力。剧作在前期的铺垫有始有终,并无闲笔。电影是现实的镜像,移民潮、欧盟经济、族群冲突等社会议题,与家庭、教育、情感关系等具象的个体话题融为一体地交织呈现,使影片拥有了更为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更为绵长的历史纵深。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零配乐、低光照、现场收音的自然主义作品,整部影片蒙吉几乎没有使用任何配乐,只有在奇拉练习大提琴时使用了梅林茂为日本电影《梦二》(铃木清顺执导)所创作的音乐《Yumeji’s Theme》。这首曾经被王家卫用作影片《花样年华》配乐的乐曲,其轻盈而富有跳跃感的旋律似乎也被赋予了某种特殊魔力,甫一响起,就使影片有一种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幽默感,令观众发出意味深长的会心一笑……

影片里罗马尼亚小镇上发生的一切就恰如人类历史上所有冲突的缩影,在文化中心辩论的那一刻,历史的尘烟似乎幻化成了时间褶皱里的神奇,带着似曾相识的面孔正与人类重逢……

2003年,为了挽救即将面临崩溃的国有电影工业体系、支持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进行创作,罗马尼亚政府实施电影改革法案——年轻的导演可以申请国家电影基金的资助。自此,罗马尼亚电影人开始了持续而有深度的艺术创作,一批作品秉持相近的写实主义美学风格和对社会现实议题的深刻关注,并屡获国际大奖,因此被媒体称为“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尽管这种说法并未得到罗马尼亚电影创作界和评论界普遍意义上的认可,但依然不失为一种较为准确地对群体创作现象的表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