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近年来,广东积极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南方网和粤学习客户端推出原创策划——“中国式民主的广东实践”系列微视频,聚焦代表联系群众起草建议、人大推动建议落实、政府回应代表建议、建议落实后群众反响,从微观角度入手,揭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民主。
乘着影视剧集的热潮,江门的文旅产业一路“狂飙”,五邑大地上林立的历史文化建筑群随之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在热门取景地之一的开平,有着350多年历史的开平学宫焕彩重生:昔日的败瓦颓垣修葺一新,红瓦绿檐的院落别具古韵;泮池、石拱桥、戟门等单体文物还原明末清初的风格,精致的壁画展示着深厚的历史内涵……
学宫风貌转变的背后,是江门各级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合力守护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传承历史文脉,推进江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聚民智惠民生
推动百年古建修缮活化
“开平学宫是开平现存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老建筑群,也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学宫,于2019年4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开平市苍城镇人大办公室主任谢王瑾介绍,开平学宫作为古代开平地区的最高学府,曾培育出无数文人儒士,为各地区的启蒙教育输送大量师资,是开平人重教尚学精神的历史见证。
修缮后的开平学宫
由于长期遭受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开平学宫一度残破不堪。保护和修缮好开平学宫,成为江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江门市、开平市、苍城镇三级人大代表为保护、修缮开平学宫不断奔走呼吁。在2016年开平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张国志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对开平学宫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在2017年开平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黄焜辉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将开平学宫打造成为开平重要旅游观光点的建议》;在2018年开平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梁小耐等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将开平学宫打造成为江门地区重要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点的建议》。
修缮后的开平学宫
在跟进修缮工作的过程中,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拓宽联系群众渠道,聆听群众对古建筑活化的心声与建议。“我走访过学宫附近的居民,他们希望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学宫的历史痕迹。”江门市人大代表谢君球始终关注家乡文物建筑的修缮活化。92岁的下湾村村民谢广才是谢君球时常走访的“老熟人”。他曾就读于开平县立第一小学(曾在学宫内办学),常常为学宫的修缮提供宝贵的历史文化信息。苍城镇退休干部黎源生也多次向人大代表反映民众及海外侨胞们对学宫修缮的关切:“希望开平学宫能被开发为旅游观光的好景点、教育青少年的好基地,让广大乡亲感受到家乡历史的厚度与深度。”
人大代表走访群众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为了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依靠人民。江门市、开平市、苍城镇人大代表认真履职,汲取民心民意,做好学宫文化内涵的挖掘工作,架起文脉赓续的“连心桥”,使开平学宫原貌得以完整再现。2022年6月,开平学宫一期修缮工程完工,开平海内外乡亲给予高度评价。
文旅融合为卷
三级人大代表联动作答
2023年1月,江门出台《江门市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文旅融合质量。据了解,下一步江门将加快打造“一河两岸—开平学宫—旧城改造—乡村振兴”的文旅路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修缮后的开平学宫
在苍城镇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室内,江门市、开平市、苍城镇三级人大代表建立定期座谈交流机制,联动热议开平学宫及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向,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之间,人大力量由此汇聚。
谢君球认为修复好开平学宫,是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的需要,对开平乃至江门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他对开平学宫后续的修缮工作提出了新的建议——将其打造成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开发、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景点。“我们要把历史建筑的价值内涵真正传递给我们的后代。”开平市人大代表谢彩花建议开展更多文旅活动,组织学生来学宫实地感受古文化、陶冶性情。
修缮后的开平学宫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从2018年至2022年,开平籍江门市人大代表、开平市人大代表共提交29件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其中19件得到采纳落实,为推动江门文化产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植根于中国侨都的精神源泉,江门各级人大代表推动挖掘和盘活城市文化“家底”,在中国式民主的广东实践中书写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奋进答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