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聚焦:听力残疾或致多种身心损害 专家:因特殊疾病失聪者应重视听力重建

2023-03-03 21:43: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时海波3日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听力残疾不仅是挡住有声世界的拦路虎,也会直接导致认知下降、痴呆、摔倒等各种身心损害。”听力残疾可直接诱发阿尔茨海默病,并影响病情发展。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听力下降甚至听力丧失是衰老的自然表现。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相比,听力问题所带来的伤害并不十分明显和直接,很多患者对此也就不在意了。”时海波表示。

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听力残疾会对人的言语交流能力造成影响,降低情感交流和社会交流能力。久之便会加大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这位专家表示,听力残疾还会增加摔倒的风险。与佩戴助听器时相比,听力残疾者在不佩戴助听器的状态下会表现出更差的身体姿势稳定性。

在时海波看来,相较于治疗,预防听力障碍更有意义。时海波介绍:“在使用耳机时,要控制音量和时长;在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尽量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机;在噪音环境下的作业者,必须按照职业规范佩戴防护工具。一旦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据悉,在中国,由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小耳畸形等特殊疾病导致的单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患者数量众多。“因特殊疾病导致失聪的人群,我们怎么样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听力,增加个人的自信心,避免因为失聪导致的烦躁、焦虑、抑郁、孤独、社交恐惧等问题,我觉得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他们。”在第24个全国爱耳日之际,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龚树生教授呼吁。

在以“特殊疾病所致听力损失的听力重建”为主题的线上沟通会上,龚树生教授表示:“突发性耳聋和听神经瘤这两种听力疾病,会造成患者永久性听力损失,最终导致患者单侧耳聋。由于一直以来缺少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让很多临床医生及患者都选择性放弃了术后听力重建的干预措施。”据了解,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属多对术后听力重建的重视度不高。

据了解,对于特殊疾病所造成的听力损失,医学界已有一些干预手段,比如,外科植入骨锚助听器、传统的经皮骨导助听器、人工耳蜗等。然而,随着患者对生活和社交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他们不仅希望挽回听力损失,还希望能够听到清晰自然的声音且隐形无创无感等。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均认为,相比既往干预手段存在手术风险、影响美观,牙骨传导听力系统,能够带给听损患者无创伤、音质清晰自然、隐形佩戴等获益,是更优选择。

出席线上沟通会的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主任王硕教授告诉记者,骨传导不通过外耳中耳,而是通过颅骨的振动,把声音传给耳蜗的骨迷路,同样可以引起听觉。据了解,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将声音无损传导到耳蜗,中间没有皮肤和软组织的衰减,同时保留了对噪音下言语识别和判别方向的高频信号。研发牙骨传导听力系统产品的中国本土企业负责人普强凌介绍,将持续优化产品,在中国国内推广非手术无创方案。“我们已经实现了对几百个零部件的复杂集成,并最大化利用本土供应链优势将核心零部件成本降低至美国市场1/7。”他透露,企业正积极布局,开拓欧美市场。

同日,记者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了解到,由该院院长吴皓教授领衔的国产化脑干植入装置项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30例入组患儿手术全部完成并成功开机。他们都产生了有效听觉,部分指标甚至超过进口产品。据悉,从2019年吴皓团队成功实施首例儿童听觉脑干植入(ABI)手术至今已4年,第一批接受手术的孩子都能正常听说了,有的今年即将走进普通学校,成为小学生。(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