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画匠人为古建筑修复“添彩”-环球新要闻

2023-02-19 05:54:18

来源:北京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马振海与马壮正在研究绘画技艺。本报记者 邓伟摄

元宵节后,马振海和马壮父子俩拿出一本建筑彩画绘本研究起来。很快,他们就要去山西承揽古建筑修复的工程项目。父子俩来自遵化市东陵满族乡南大村,一家都是清东陵古建油饰彩画技艺传承人。在他们眼中,每个古建筑都有生命,他们的任务就是用心呵护它们,让这些古建筑重现光彩。

1661年清东陵开始修建,历时247年,8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单体古建筑662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帝王陵寝建筑群。1961年,清东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了恢宏的殿宇,其古建筑上的彩画也大放异彩。清东陵古建油饰彩画技艺,是以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为范式,以和玺、旋子、苏式彩画为主要类别,采用传统材料,遵循传统工艺做法的一种传统建筑装饰技艺。

南大村在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区域,村民大都是清代皇家陵寝建造匠人的后代,一直负责皇家陵寝的维修工作。早期,马振海和康秀敏夫妻俩拜师,学习彩绘技艺。“大批彩画匠人开始在东陵地区安家落户,专门从事陵寝油饰彩画修缮。”康秀敏说,她祖上便是当时留下来的初代彩画匠人。随后,马振海的两个儿子也跟随父母学习彩绘技艺。

这些年来,一家人经历了孝陵大碑楼、孝陵、孝东陵、景陵、定陵、惠陵内外檐彩画及木装修油饰维修,成为这一技艺的非遗传承人。2018年,马振海参与了清东陵大红门的修复。大红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有些地方颜色脱落,“我们要按照以前的颜色修补”。对红色而言,颜色越鲜亮代表级别越高,这里的红色应该是代表皇家尊贵的朱红色。调色过程中,匠人们按一定比例添加猪血、桐油等物品以达到效果。同时,上色过程也要求工匠有娴熟的手法,颜料要均匀不坠。

作为守护清东陵的彩画匠人,马振海一家组建古建筑彩绘队,他们的古建筑彩画作品遍布天津、唐山、山西多地。作为新生代工匠,马壮还把工艺制作成短视频,记录修复过程。

翻开马振海整理的作品图册,和玺彩画的庄重绚丽、旋子彩画的瑰丽奇巧、苏式彩画的灵活雅致尽在其中。谈及清东陵古建油饰彩画技艺,清史专家、清东陵博物馆馆长李寅介绍说,几百年的实践中,清东陵彩画匠人保存了一整套规制完整、工艺完善、操作手法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油饰彩画施工技艺。做好传承工作,对清东陵文物建筑彩画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传统彩画技艺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