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这些年逐渐深入人心,尤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生产管理者可谓百般重视。但纵观各地实践,也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个环节各行其是,甚至相互脱节。如何站在生态系统的角度,让“绿色”贯穿始终,并且可持续发展?
早在2003年,浙江便旗帜鲜明地提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定位,2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从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到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再到全国首个整省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建设的先行区,绿色堪称浙江大地的最亮底色,也成为浙产农品的绝佳名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农产品量大面广,所涉环节、主体、领域又颇为复杂。在浙江看来,农业绿色发展绝非“表面功夫”,这是一场深层次的巨大改革,因此得站在更高层面予以破解。那么,浙江怎样先行?如何示范?又形成了哪些经验?
关键词一:内外兼修
一年到头忙不停,算算收成,富产农场的“当家人”蒋雄禄很是欣慰。农场里有块省级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稻虾共作110亩,水稻亩产653公斤,再加上总产量8600多公斤的小龙虾,亩产利润比普通稻田高出数倍。一地两收,关键水稻品质也提升不少,卖出了“生态价”。
蒋雄禄告诉记者,如今田头抓绿色,可不能光看农药包装袋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还得从标本兼治出发,改善整个农田水生态环境系统。就拿田旁的花草来说,最易吸引赤眼蜂,它正是稻飞虱、二化螟等害虫的天敌;田里种的伊乐藻,则能净化水质,稻子少生病,自然少用药;龙虾能吃害虫,排泄物又能肥田……蒋雄禄如数家珍,颇具心得。
过去总说“种田收入少”,如今“种田也能富”。2022年,永康市新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就有120公顷,累计推广面积由此达到824公顷。通过良种选购、生态防控、精准用药等措施,水产养殖用药总量减少5%以上、抗生素用量减少30%以上,水稻种植用药用肥减量70%以上。算效益,稻鱼共生,平均亩产4500元,增收十分显著。
记者了解到,2019年,浙江在全国首创以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以及定额制施用为内涵的“肥药两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建立包含水稻、秋冬作物、经济作物在内的17种作物化肥定额以及7种主要作物农药定额标准体系与配套技术导则。
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陈百生看来,既然是改革,就必须避免零敲碎打、各自为战,转而更强化集成创新、系统发力,从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等方面综合施策,形成农业绿色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对此,浙江章法有道:技术体系上,每个产业配备专业化团队,集科研创新、应用推广与人才培育于一体,一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应运而生,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标准体系上,“一品一策”的风险管控措施覆盖12个特色农产品,5年总共制修订了149项省级地方标准;再看政策体系,围绕肥药投入减量、农废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从区域到主体,再到生产方式的各个层面,全方位、多维度,正向有激励、负向有约束。
“生态拦截沟”便是“内外兼修”的最佳例证。在平湖市广陈镇龙兴村的赵家兜灌区,记者看到,就双闸板溢流型排水装置这一“小闸门”,成为稻田退水截流处理的关键所在,一个成本只需240元,作用可不小:可控制3亩稻田的肥药流失通道,也防止水土流失,节肥节药,又节水节电,降碳防汛,一举多赢。
关键词二:疏堵结合
又是一车沼液出厂,衢州市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唐勇按例在“绿色养殖循环试点联络工作群”里打卡,报告此趟出车记录。其实,“云端”早已知晓:在衢州市衢江区,106家规模猪场全都纳入第三方智能化监管平台,通过液位仪、智能电表、流量仪等监测设备,如同装了“火眼金睛”。
衢江是浙江16个畜牧强县之一,生猪出栏量在全省名列前茅。都说养猪业,最头疼的莫过于废弃物,但通过资源化利用,烦恼变幸福:衢江区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6%。是否有利可图,企业最具话语权。
以“宁莲牧业”为例,秦唐勇说,每年能从沼液肥中获益170万元,猪粪转化成有机肥可增收700多万元,两者相加远超技术、设备等投入。在衢州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记者听到了同样喜人的数据:这里年出栏生猪约5万头,可产沼液肥约10万吨,用到种植基地后,果品质量更高,综合算下来,增加效益近200万元。
过去,有些猪场为节省支出,偷排漏排屡禁不止。可在衢江,“养殖场+种植基地”的主体小循环,“规模养殖场+沼气集中供气+沼液浓缩+农业园区”的区域中循环,“猪粪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的县域大循环,再辅以线上线下实时监控的长效运行,变废为宝,已入佳境。
农业绿色发展,要堵更要疏,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此种理念不仅在衢州蔚然成风,同样盛行在全省各地,还贯穿其他领域,配方肥替代平衡肥就颇为典型。一方面,政府部门抓“减肥”,另一方面,关键在于提供更优方案,方便又高效,农户自然都爱用。
2022年,浙江就发布了42个主要农作物的省级主推配方,有序引导肥料生产流通企业按方供应,农户按方施用,全年共累计推广配方肥51.5万吨,彻底扭转了十多年来平衡肥主导市场的局面。据测,作物吃上这一“营养餐”后,基肥减磷10%-15%,追肥减氮约5%。
在绍兴市上虞区,这里得心应手的秸秆综合利用,一解“秸秆大县”的心头难题,关键之举也在“疏”。据介绍,从前端收储到中端粉碎,再到末端利用,奖补体系贯穿全链条,收储网点辐射各镇街,粉碎中心承接消纳,利用侧的堵点再逐一打通,作肥料、作饲料、作燃料、作基料,每年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1.5万吨以上,利用率超过96%。
数据显示,5年来,浙江化肥农药减量分别超过16.2万吨(折纯)、1.2万吨,降幅分别为19.2%、25.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6.6%、92%。实施“肥药两制”改革以来,全省肥药定额示范区通过肥药减量实现节本100元/亩以上。
关键词三:产销协同
记者采访中,明显感受到,浙江抓农业绿色发展,市场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还是田间地头的生产主体,大家始终认为,绿色既要管出来,更要产出来,根本动力还在于市场。消费者愿为绿色买单,绿色产品更好销、价更高,生产者可从中受益,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那么,产销之间如何协同,千头万绪又怎样厘清?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破解此题找到“线头”。省里提出数字化改革命题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立即着手开发建设名为“浙农优品”的应用场景,贯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全流程服务管理,涵盖了肥药定额标准生产、质量安全精密智控、产销对接优质优价等机制,横向协同发改、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7个部门,纵向贯通11市87个涉农县。
有了数据的链接,产销之间的沟壑加速消失。对此,浙江创新推出“浙农码”制度,打造全省农产品规范统一的电子追溯标识,主体基本情况、农事操作、合格证、地理标志等信息一览无余,关键嫁接市场监管“浙食链”,将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信息打通,破解了质量追溯“失链”“断链”难题。一旦某环节出险,向上可追查、向下能预警。
对生产者而言,如今,有了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打开“浙农码”,红黄绿三色反映进度和水平,利于查漏补缺、按标生产;对采购商而言,筛选出好主体与好产品更精准,数据做背书,优质生产主体成为市场“香饽饽”,何愁难销、何惧压价;对消费者而言,选择放心的、优质的农产品,也有据可依。而这些都会通过数据层层传导,反推到生产端,形成良性互动。
据了解,“浙农优品”推出一年多以来,已帮助406家采购商与1833家生产主体实现合作,生产主体平均增收10%。以全产业链企业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为例,入驻成为采购商主体后,成功打通50个生鲜单品的供应链路,短短时间就带来超过5亿元的采购资源。
“今后,我们的方向就是,一方面加强评价结果在产销对接、评奖创优、项目安排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另一方面,‘浙农优品’有了更多的数据积累后,进一步与消费者进行链接,在更多生活场景中能够应用,真正让好主体找到好市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陈百生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