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20时09分,东风着陆场,一阵尘烟升腾,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稳稳落地。神十四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完成在轨全部既定任务后,结束了为期183天的“太空出差”,历时约9小时返回地球,平安落地。
本次返回任务,是我国首次在夜间严寒天气下迎接航天员回家。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神十四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个月忙碌而又充实的太空之旅,很有幸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建成,我们像流星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很踏实、很安心;见到亲人同胞,很激动、很亲切。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星河灿烂,一览无余。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
救援现场夜如白昼
昨天11时01分,与神十五航天员挥手告别后,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关闭双向承压舱门,乘坐神十四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踏上回家路。
神十四飞船仍采用快速返回方案,朝发夕至。航天员到家时,夜幕已然降临。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夜间严寒天气下迎接航天员回家。
“此次任务对东风着陆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举例,夜间搜索发现目标难、夜间到达着陆现场难、救援现场保障要求高、搜救行动风险防控要求高。
返回舱着陆区内分布着梭梭林地、软沙区、戈壁滩等地形地貌,近100台车辆以及多架空运飞机、直升机、无人机要在夜间展开搜救。为了提升可视度,搜救队伍为地面车辆加装了大功率探照灯,在车尾顶部安装了爆闪灯、荧光旗,空中分队也加装了探照灯。通过直播画面,大家可以看到,灯光照亮了宇航员的回家路,救援现场亮如白昼。
雷达、北斗导航系统等技术也是搜救队伍的“眼睛”。卞韩城介绍,基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科技人员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研制了国内首款共口径、长焦距、柱型直升机光电吊舱,调配具有微光、红外功能的小微型光学设备在地面布阵,提升了夜间搜索发现返回舱的能力。
返回舱自身也能主动汇报所在方位。它装载的国际救援示位标在落地后会发射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无线电信标信号,为搜救人员提供位置信息;舱体肩部的闪光灯也在着陆后点亮,就像夜色中的“灯塔”。
落地就能吃热乎饭喝热水
针对极寒条件可能导致的设备异常,东风着陆场对所有野外工作设备进行了抗低温防护:车辆加装了低温启动装置,通信设备配足备用电池。着陆现场临时搭建场所也均按8小时供暖配齐电力保障设施。
地面温度虽然寒冷,但返回舱在返回途中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表面局部温度最高可达上千摄氏度。为了让航天员在舱内的体感温度舒适,舱外的防热涂层会升华脱落,带走大量热量;舱体内还会提前实施“热控预冷”,预先降低返回舱内的温度。
在返回舱成功穿越“黑障区”后,到达距地面约10公里的位置,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顺利打开。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主伞能覆盖3个篮球场。这顶巨伞由1900多片伞衣、90多条径向带、20多条纬向带、96根伞绳构成,缝线总和长达10公里。
在巨伞护航下,返回舱呈水平状态精准降落在预定落区。搜救人员在确认环境安全后打开了返回舱门,医监医保人员迅速帮助航天员进行重力再适应,并依次将3位航天员送至特制的专用座椅上。回到祖国怀抱,3位航天员都很激动,频频向现场工作人员挥手致意。
短暂的见面后,航天员迅速被救援人员送入升级后的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车上,体检、监测、护理、照料等功能模块配置齐全,还能在极寒条件下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让他们在着陆现场就吃上热乎饭、喝上热水、用热水洗漱。
“针对夜间返回、低温环境,我们加装了燃油暖风机调节车厢温度,20分钟内就能将舱内温度升高至20摄氏度以上,还为航天员准备了保温毯、保温被和暖宝宝等物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航天员医疗救护队队长吴冬惠说。
航天员出舱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仍在现场忙碌。该试验队总体技术负责人彭华康说,队员还要对舱内下行的科学实验样品、航天员个人物品等进行及时交接。同时,完成各项检查后将舱内电源断电,关闭返回舱舱门,将其装车并运回指定地点,回收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千里眼”护航回家路
在飞船回家的过程中,“酒泉雷达跟踪正常”“渭南雷达跟踪正常”“太原雷达跟踪正常”等呼号不停。一部部雷达设备就是一双双“千里眼”,能精准“看”到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轨迹,一路护航。
随着我国空间飞行器数量持续增长,由天链中继卫星和统一测控通信系统构成的天地一体、规模庞大的航天测控通信网络已经建成,实现了100%的测控覆盖率。中国电科首席专家杨文军介绍,监测飞船轨迹的雷达主要有两类,反射式跟踪式雷达会发射无线电信号,信号遇到飞船后,便反射回地面,这一过程像是雷达在“自问自答”,探测距离在数百千米;应答式跟踪式雷达则是“一问一答”的工作方式,雷达发出信号询问“你在哪儿”,飞船上的应答机接收后向地面发回“位置”信号,作用高度可达数千千米,能轻松看到飞船的轨迹。
这张庞大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就像“风筝线”。电子科技集团10所副总工程师刘田介绍,单套测控设备可以同时运行多种工作模式,兼容不同信号形式、不同频点、多个目标,测控系统已实现多体制一体化的高度综合。设备还能够无人值守自动运行,通过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技术随时开展健康管理。最新一代测控系统已实现了100%国产化自主可控,运行稳定、可靠。
“现在的测控通信网管理着数百颗卫星,随着大型星座的建设,未来将要同时测控管理成千上万颗卫星。”展望航天测控系统的发展,刘田说,为满足空间飞行器数量持续增长的需要,一个地面站对应一颗卫星的“点对点”传统测控模式,将转变为星型和网状的链路拓扑模式。未来的航天测控形态,会加快向全数字化和虚拟化的云测控形态演进,以更好地管理利用可动态配置的太空资源,让卫星技术与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和云生态实现无缝集成。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神十四乘组见证多个“首次”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此外,还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他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多个历史性时刻:
在轨期间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开启空间站“三居室”时代;
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期间3次执行出舱任务的纪录,以及中国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间隔时间最短纪录;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实现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创下人类航天器最快交会对接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迎来货运飞船;
陈冬成为我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与神十五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首次实现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