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开虎:美涉疆法案践踏全球应对气变努力

2022-01-29 19:35:03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拜登政府打着人权的幌子,将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排除新疆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正式签署成法,禁止从新疆进口包括全部或部分在新疆开采、生产或制造的产品,其中重点禁止进口的产品名录中包含了多晶硅,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政治经济霸凌行为,不仅是对事实的严重歪曲,更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践踏。

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完全是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的机构和人员凭空捏造出来的世纪谎言,严重歪曲了新疆工业企业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中国新疆地区的光伏企业严格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合规生产经营,没有证据证明新疆光伏产品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新疆地区的从业人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本着平等自愿原则,与光伏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获取相应报酬。新疆各级政府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有力维护各族群众就业的基本权利。

多年来包括新疆地区在内的中国多晶硅产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光伏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最具竞争力的绿色清洁能源之一。多晶硅位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是光伏产业链原材料环节。昔日多晶硅在西方诸多企业的垄断下,价格曾经高不可及,成为光伏创新和发电成本下降的最大障碍。正是中国企业在多晶硅领域的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让光伏在过去十年成为全球成本下降最快的绿色能源。

中国光伏产业化早期,多晶硅作为行业的“咽喉”,一直被外资控制。2004年,国外七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多晶硅的技术和供应,其中两家企业是美国公司。2004年,中国多晶硅的产量仅有60吨。彼时,全球七大多晶硅厂商总产量为24000吨,而全球市场需求量为26201吨,出现了2000多吨的市场缺口。由于严重供不应求,国际市场上多晶硅的价格从2000年时9美元/公斤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40美元/公斤,2006年100美元/公斤,2007年飙升至300美元/公斤,2008年则达到500美元/公斤的价格顶点。这严重阻碍了光伏产业化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痛定思痛,中国企业从2007年加大多晶硅领域的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到2011年,中国以8.2万吨的产量首次位居全球首位,美国以5.9万吨位居第二。2006年至2020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从290吨、全球占比0.8%提升至39.6万吨、全球占比76%。从地域分布来看,2020年,中国多晶硅生产主要集中于新疆、四川和内蒙古,新疆在2020年的多晶硅产量达到20.2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1%。2020年,全球多晶硅在产企业总有效产能约为58万吨,其中中国有效产能46万吨,占比约79%,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首位。

正是中国企业的创新和投入,全面加速了多晶硅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在中国企业的努力下,全球多晶硅价格从500美元/公斤最高点降到了2020年底的13美元/公斤,下降了97.4%。不仅是多晶硅,中国企业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产业链各个领域都加大了投入和创新力度。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下滑,然而中国光伏行业逆流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保持并延续了多项世界第一。应用市场实现恢复性增长,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48.2GW,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达到253GW,连续6年位居全球首位;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多晶硅产量39.6万吨,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组件产量124.6GW,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在中国企业的促进下,过去十年,全球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90%以上。1990年每千瓦时的光伏发电成本是100美元,2000年降低到10美元,2010年降低到1美元,现在全球光伏发电成本最低已经降至2美分以下。今天,中国光伏发电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全面平价上网,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也都实现了平价甚至低价上网,为各国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际能源署预计,为应对气候变化,预计到202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总量将在2020年基础上增长60%以上,达到48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全球化石燃料发电和核电装机量的总和。未来5年内,全球新增电力装机的95%都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表现将尤为引人瞩目,占比将超过一半。但是受疫情和需求暴增影响,2021年以来,全球多晶硅价格大幅反弹。多晶硅价格从年初8.76万元/吨上涨到10月份超过27万元/吨,严重削弱了光伏发电竞争力,减缓了各国能源转型的步伐。直到第四季度新疆多晶硅企业的复工复产,全球多晶硅价格才有所回落,已降至2022年1月12日的23万元/吨左右。这充分表明,新疆多晶硅生产对于稳定国际光伏产品市场价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政府对中国光伏产业以及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践踏,已多次发生。美国曾于2020年底退出《巴黎协定》,后又重新加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肆意践踏,视同儿戏。从2012年开始,美国政府频繁通过关税壁垒、行政命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限制。2018年,美国通过“201法案”对入美光伏产品加征30%关税。2021年6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了“暂扣令”,禁止中国合盛硅业或其子公司生产的硅基产品,以及由这些产品衍生或生产的材料和货物(包括多晶硅)进口到美国。此次拜登政府签署“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则是对“暂扣令”的进一步升级,是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全面封锁。

拜登政府此举其实质是以莫须有的“强迫劳动”为借口,打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光伏产业。推动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共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26次缔约方大会上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将人类推向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人类需要马上采取切实行动,共同应对危机和挑战。他督促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承诺必须兑现。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曾集体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但10多年后发达国家仍迟迟未能履行这一承诺。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计算,目前第一笔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还有200亿美元的缺口。在世界各国纷纷提升气候变化承诺目标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合作而不是分裂,需要的是健康的竞争而不是恶意的抹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尤其要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责任,不应以各种理由,尤其是以莫须有的名义对他国清洁能源产业围追堵截,破坏全人类共识。(作者是能见研究院副院长,著有《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