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建成超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021-12-29 07:42:06

来源:北京日报

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围绕医疗装备、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三大产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于昨天由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正式印发。

医疗装备迎来首个国家级产业规划

据悉,此次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是我国首个医疗装备领域国家级产业规划。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该《规划》具体提出了发展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7个重点领域,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

当前,我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6亿,今后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针对提升老龄化社会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做出了重点部署,具体内容包括大力发展适用于老年人需求的保健康复、智能辅助等医疗装备;发展居家社区级新型医疗装备;推进居家社区、居家医康养一体化发展等。

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长超20%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针对这一制造业高精尖领域,工信部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至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等。

“十三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在总体规模方面,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技术水平方面,核心部件加速突破,整机性能持续增强;在行业应用方面,工业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当中,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王卫明坦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着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

记者从《“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获悉,“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任务包括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五项任务。

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全面数字化

昨天还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其中,到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试点究竟是什么样?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首先将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二是打造智能车间,覆盖加工、检测、物流等环节,开展工艺改进和革新;三是建设智能工厂,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此外还将面向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医疗装备、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行业,支持智能制造应用水平高、核心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配置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