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超八成

2021-12-22 06:09: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全国线下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均已压减八成以上,教育部举报平台接到的举报从8月到11月减少近半,98.7%的教师参与辅导答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教育部昨天(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部一方面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一方面推进“双减”任务在学校落地见效,有力促进学生学习回归校园,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资本大幅撤离校外培训

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全国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为群众提供公益服务;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支持和认可“双减”改革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提高水平抓突破,持续深入推动校外培训治理落地见效。

此外,针对校外培训机构“退费难”和劳动用工风险排查不全问题,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近期对10个省市开展了专项督办,并在“微言教育”“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和“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开设举报专栏,接受群众实名举报。对8月份的8000条有效举报线索要求相关省市逐项核查,目前已办结70%,其余未办结的30%主要涉及退费问题。因退费问题涉及合同双方,有的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核查,办结需要一定时间。从举报平台数据看,11月份共收到举报线索4280条,数量大幅下降。

90%以上学生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

推进“双减”任务在学校落地见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地各校基本实现了课后服务“5+2”全覆盖,课后服务时间不仅指导学生有效完成书面作业,做好答疑辅导,还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体育、艺术、阅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有91.7%的教师参与提供了课后服务,还遴选聘用了20余万名符合条件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了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到目前的91.9%,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有效解决了家长“三点半”接孩子难问题。

同时,校内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校普遍(99%以上)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不少地方通过制定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和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72.7%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

“双减”以来教育部推动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99%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99%以上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普遍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98.7%的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切实做到减负提质,保障学生学业质量。

国家统计局在秋季开学后的专题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媒体调查显示,72.7%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学校直报平台收到了7714万份家长无记名调查问卷,97.3%的家长反映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

关键词: 培训机构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