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篇深度好文,来不及看怎么办?先收藏了再说。习惯了在社交平台上碎片化阅读的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收藏经历。时间一长,收藏夹里全是没读完的文章。网友们戏称这一行为是“意念学习”,总感觉只要链接在手,就有下次再仔细阅读的可能性。为了纠正这种错觉,豆瓣网友建立了“收藏夹不吃灰”小组,打卡督促自己定期整理收藏夹,激活被尘埃掩埋的“宝藏”。
这里的“吃灰”,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媒体专业领域里,网友们“一键收藏”但却不会“回看”的行为,有一个专有名字叫“社交媒体数字囤积”。“收藏夹不吃灰”小组因为话题新鲜,吸引了一群专业研究生的进驻。来自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在小组里发起了调查,并晒出了数据:一项调查显示,2000名受访者中有52%的人从未从自己的设备中删除任何文件和应用程序,有41%的人会尽最大可能避免从自己的设备中删除图片和视频,如果不得不删除,78%的人会选择将文件转移到另一台设备。这种现象被称为“数字囤积”——积累大量的数字项目但很少会删除它们,导致很多人的设备不堪承受重负。
事实上,在如今这样一个知识焦虑的时代,符号化的收藏方式已经不知不觉定义了我们的生活,需要“掸灰”的远不止收藏夹,购物车也是。比如,有不少网友囤了整整一年的东西用不完,新的“购物狂欢”来临时,却又忍不住再次“剁手”。这种“囤积症”如果过分严重,甚至会上升到成为一种精神疾病。有调查数据显示,欧美社会中“囤积症”的发病率达2%-6%,男性的患病率明显更高,老年人(52-94岁)患病率比年轻人(34-44岁)高3倍以上。对此,需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著名的励志诗《明日歌》云:“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走向社会之初曾经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囤积”了不少想法:等过了年、等考完试、等这件事完了,要换个工作、要改生活方式、要戒烟。然而,等到过了年、考完试、完了事,却迟迟不见其行动,生活依旧照着原来的轨迹前行着。如此这般,不停给自己“画饼”,却不见“做饼”,不过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最终难免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蝜蝂传》中写道,“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这篇寓言小品,寓意深刻,至今对世人仍具警示意义。现实中,一些人患上了欲望“囤积症”,累己累心,导致身心健康受损。有的甚至经受不住五光十色的诱惑,像蝜蝂一样被欲望压垮,坠入违法犯罪深渊。既往,这方面教训足够深刻,值得认真汲取。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人生像一辆车,我们既要培养“三省吾身”的习惯,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以保持内心清澈澄明,守护灵魂的纯洁无瑕,确保“轻车简行”、坚守规则底线;又要不断给自己“加油”——见贤思齐、见贤思进,从革命英烈和模范人物身上汲取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精准定位前进坐标,用行动践行初心,持之以恒、行稳致远,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眼下,2021年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让我们用好“掸灰”哲学,以新面貌、新状态看待得失、宠辱、进退,既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善于“减负”“清零”,勇敢地向形形色色的“囤积障碍”说不,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向着春光明媚的2022年阔步进发。
关键词: 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