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万吨苹果陆续上市小苹果关系大民生

2021-11-01 06:31:09

来源:互联网

“刚下树的,新鲜得很。”10月30日,55岁的廖顺安在接受采访时双手正抱着满满一箱的盐源苹果。

盐源县隶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个季节正值苹果采摘旺季,走进盐源,一片片红彤彤的果子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诱人。今年受天气影响,当地苹果果径要比往年小一些,这也是今年盐源县苹果种植户面临的难题。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产季苹果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21产季,苹果总产量预计超过4500万吨,较去年小幅增长。受天气影响,多地的苹果品相都不及往年,但和廖顺安一样,多数果农并未因此而愁眉不展——依托于电商平台,苹果虽“丑”,但只要果子口感好、绿色健康,就不愁销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霍学喜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但我国的苹果主产区,不少位于丘陵沟壑之地,曾是贫困高发地带。“小苹果的销售是关系兴农富农的大事。”

今年,我家的苹果有点丑

“丑,不好看!”这两天,廖顺安和当地的很多果农一样,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到地里摘苹果,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今年果子依旧好吃,但对果子的卖相,廖顺安有点不满意。

盐源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海拔在2300米至2700米,全年日照时数达到2562小时,且兼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的特点,有利于蔬果糖分的积累。得天独厚的自然光热条件,独特的地理条件塑造了盐源苹果等优质农产品,让盐源出产的苹果成为连接盐源与外界的重要经济纽带。今年,当地先旱后雨,对苹果生长产生影响。

“从去年摘完苹果到今年8月中旬苹果成熟期之前,这边一直干旱,这对苹果的成长可是个考验。”廖顺安的家中共有十几亩地,种植了近六百株苹果树。改革开放以后,盐源百姓开始大面积种植苹果。廖顺安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在大山深处种起了苹果。

今年55岁的他,种植苹果已经30年了,今年如此使小性子的天气,没少让这个老庄稼人忧心。为了抗旱,廖顺安和当地农户们开始抽水、灌果园,想方设法地给苹果补水。好不容易熬到8月中旬,苹果进入成熟期,不再怕旱,结果盐源却突然又下起雨来。

“该下雨的时候旱,该出太阳的时候下雨。”廖顺安难掩无奈。

好在,10月中下旬,地里的苹果还是如约熟了,一个个红彤彤的。“就是个头儿小了点。”廖顺安称。

今年,当地先旱后雨的天气并没有打击到农户们的苹果种植热情。一方面自然是对皮薄、脆甜、无污染的盐源苹果品质充满信心;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经过了自然天灾、疫情阻断的考验,盐源苹果仍然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山,充分验证了市场对于盐源苹果的认可。

“丑,可是卖光了。”这两天,正在廖顺安地里帮忙的果农李军向记者说道。每年10月盐源苹果迎来采摘旺季,当地的农户也会互相帮忙收苹果、装运苹果。

李军今年30岁,和廖顺安同村,家里也种了20多亩的苹果。相比廖顺安,李军家今年苹果是有减产的,个头儿也不大,但口感却保有盐源苹果的品质。

盐源苹果自然生长不套袋,可以更充分地吸收阳光,但枝叶的遮挡导致阳光照射不均匀,历经风沙导致苹果表皮粗糙、果形不规则,比不得市面上其他苹果的光鲜亮丽,长相朴素的盐源苹果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丑苹果”。2010年,盐源苹果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今年,“丑苹果”在丑的基础上,又小了一点,但因为口感品质并未受到影响,当地农户们的苹果还没完全下树就已经完全卖光了。

“丑苹果”畅销的秘诀在哪儿?盐源的苹果长在高山,远离城市,在无重工业、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孕育,成就了其果色泽厚重、香味浓郁、肉质细脆、汁多爽口的特点,尤其是越往中心,糖分越多,形成了少有的冰糖心特色,尤其当地引进电商后,果农们就没再为苹果的销路发愁过。

廖顺安虽然担心果子小,价格卖不上去,但在今年苹果市场价格普遍走低的情况下,他家的苹果还是以每斤1块多钱的价格被收购了。

苹果好吃,总能卖出去

“只要果子绿色、好吃,总能卖出去。”

以前,李军家的苹果主要是以线下销售为主,但凡果子丑点,味道再好,也很难卖上好价钱。直到电商出现,让李军基本没再为销路发愁过。

不过,这不意味着电商销售对苹果的品质没有要求,这两年电商对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定了相应的收购标准。

李军每天扎在田间地头,在保产量的同时,也开始琢磨如何把家里的丑苹果种得更好看些。当地农户自然也有同理心,盐源苹果不仅要绿色健康,还得尽量好看,因为这样才能卖上更好的价钱。

何勇和刘益是来自外地的客商,他们一个是南充人,一个是绵阳人,每年盐源苹果成熟的季节,就没日没夜地守着果园采摘和仓库发货。凭着盐源苹果的品质,他们经营的拼多多店铺益生生鲜已拼出10万+,成为盐源苹果最大的收购商和经销商,去年他们销售的盐源苹果在榜单上排名第1,一共卖了1500万件。去年苹果采摘季最忙的时候,何勇光是打包的工人就用了100多人,每个工人工资在150元至300元一天。

与农户们的想法不谋而合的是,何勇和刘益也认为做电商要以品质取胜。农户们在田间地头保证苹果的品质,他们则要保证运输过程中苹果不受损。

选用更硬更厚的包装箱、定制了内包装卡座,定制加厚40%的泡沫。为了保证品质,他们在包装上下功夫。

由于每个环节都抓好了品控,刘益和何勇店铺的复购率持续在40%左右,很少需要售后服务。目前他们每天在产地采摘收购10多万斤苹果,在采摘环节精挑细选品质较好的果子,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喜好。

小苹果,如今已经成为盐源县的大产业,带动了全县的就业,成为当地百姓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之一。

据盐源县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长苏联发介绍,2020年,盐源县苹果栽培总面积为42万亩,产量55万吨,分别占四川省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65%和75%,盐源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

虽然天气有好有坏,但老百姓的日子靠着苹果的畅销慢慢地好起来。目前盐源全县苹果从业人员达9.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8%;苹果产值达到30亿元,约占盐源县GDP的25%。苹果已经成为盐源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过去,盐源苹果主要靠线下收购商上门收购再层层分销,而电商的普及,则直接对接了产地和消费者的需求。在农产品“零佣金”的基础上,拼多多首创“农地云拼”模式,实现“拼购+产地直发”,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为产地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帮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这里还几箱。”廖顺安把一箱箱苹果从田间搬到地头,苹果装车后将被运往仓库,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

好苹果是种出来的,也是选出来的

“好苹果是种出来的,也是选出来的。”山东荣成的宋楠一边尝着刚摘下来的苹果,一边调侃自己是“人肉测糖仪”。

北纬35度的黄金分割线一穿而过,成就了国内一条优质的苹果产业带。今年,经历春霜夏雹、秋季前旱后湿,10月中旬,不仅是盐源,生长在北纬35度附近的各地苹果终于红了。宋楠也迎来了一年最忙的时候——到苹果主产区调研,查看苹果的品质,了解今年苹果的行情。

从烟台一路向东至最东端陆海交接处,就到了威海荣成。荣成位于中国苹果四大优势产区之一的环渤海种植区,有着百余年的苹果培育史。

荣成是宋楠的家,1988年出生的宋楠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深造。2012年,宋楠到美国华盛顿州的现代化苹果农场。生长在荣成的宋楠对于苹果园并不陌生,但漫山遍野像葡萄园一样的苹果和全自动的分选包装工厂,却是第一次见。眼前的果园,树与树的间隙,可以容下农业车辆往来作业,滴灌管道铺排在树下自动灌溉,收获的果子在包装车间由机器完成分选。打小儿在苹果树下长大的宋楠被震撼了。

留学创业后,宋楠返回荣成,就此一脚踏入泥里种起了苹果。

“种苹果是一种农业情怀,需要技术与人才的支持。”2013年,宋楠将国外的先进理念带回国内,在荣成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在家乡建起了2300亩现代化苹果种植基地。

建园之初,宋楠将原有土壤大规模深翻,实现了梯田改坡地。同时,引进先进的宽行密植种植模式、以色列的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保证土壤微量元素均衡,为果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精细分选标准下,同一棵树上结出的苹果,最多能分成九个等级,价格也相差三十倍。”宋楠说。

为了对苹果进行标准化的筛选,确保苹果品质稳定,他选择了世界上最先进的Maf Roda果品全自动分选机。每一个苹果在机器上经过清洗、抛光等环节后,会通过一个不断发光的设备。

“这是在给苹果拍照,每一个苹果都要拍32张照片。”宋楠说道。

通过高频相机给苹果拍照,再通过光谱测糖仪,测定每一个苹果的糖度,综合以上数据后,机器会将苹果送往不同的分拣线分装,确保消费者收到品质稳定的苹果。

刚开始,高品质的苹果主要是送往国内高端超市。随着农产品上行向线上渠道倾斜,宋楠又将目光转向了电商平台。而以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成为宋楠选择合作的第一家电商平台。2018年,他开始为多多果园供货,每日发货5000单左右。如今,他家的生鲜旗舰店已是4年老店,销量已达10万+。

在线上线下渠道的带动下,目前,宋楠的苹果种植园区提供固定工作岗位两百余个,周期性工作岗位4万人次,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宋楠还为当地农户提供苹果种植、储存、销售等方面支持,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

小苹果如何致富兴农?

霜降之后,苹果的口感正变得越来越好,而销售能否同步向好,关乎民生。去年疫情期间,盐源苹果线上销售占比一度跃升至50%。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从线下销售向线上迁移,电商平台目前发展情况如何?如何利用电商让小苹果更好地兴农致富?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霍学喜,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沛。

“我国的苹果主产区,不少位于丘陵沟壑之地,曾是贫困高发地带。”霍学喜介绍,作为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苹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他认为,平台型企业的介入,在促进苹果市场交易层级的扁平化、促进供应链的短链化、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能够进一步推动算法的改进与创新,电商拓展苹果销售的潜力依然巨大。

拼多多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中国苹果产业小规模种植的特点,拼多多通过“拼”的模式,把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分散的需求,和自然成熟的小规模果园供给,在云端精准匹配起来,打造了一条“乡村果园直连家庭果篮”的产销对接高速通道。数据显示,苹果已连续多年蝉联拼多多销售规模最大的水果品类。今年1-9月,该平台的苹果销售额同比增长翻番。“百亿补贴、万人团、秒杀等不同的入口,归集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云端精准对接供销两端,这既有利于消费者用实惠的价格买到好产品,也能帮助供应端全产业链深耕产品品质,帮助好产品形成好品牌,卖出好价格。”该负责人表示。

对于我国目前电商在兴农助农方面发挥的作用,郭沛则认为,电商助农近年发展迅速,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电商企业积极性增强、电商助农持续深化。“去年和今年,由于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中央和地方政府都积极应对,依靠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以及一些农产品专业电商平台,可以缩短农产品供应链条,加之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副产品能够尽快从产地到销地,尽快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同时,随着各地不断推进双创活动,返乡的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等,成为‘新农人’的主体,其中不少人投身于电商行业,成为小微电商企业,在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特色优质农产品,不仅促进了产销对接,而且带动了当地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的轨道。目前,我国进入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5年过渡期,近日又公布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未来5年内,电商助农仍将是我国许多地区的重要扶持领域,将继续得以快速发展并对促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郭沛坦言,电商发展在助农方面,确实还面临不少困境,需要进一步探索途径和方法。“在线销售的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没有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就难以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品质。虽然这几年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农产品品牌化’意识越来越强,但如何塑造、推广一个农产品品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的战略、踏踏实实的工作和一定时间的积累。”郭沛称,农产品因为其天然属性,很难像工业产品一样进行标准化。生鲜农产品在快递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腐烂变质或其他损耗,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影响了农产品的在线购买意愿。此外,我国的农产品电商领域,价格竞争比较激烈,品牌竞争还在初级阶段,以“优质优价”为特征的品质竞争阶段总体还不明显,优质农产品目前仍以线下销售为主要渠道。

对于这些困境,我们该如何破解呢?郭沛表示,农产品产业链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等,从而存在脆弱性。应以政府和电商平台为主,电商企业和生产者积极配合,共同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韧性,具体表现为增加农产品储备、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数字化农产品产业链条,并且利用区块链、资产证券化、期货市场等手段,帮助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降低脆弱性。“拟塑造品牌的农产品,最好选择当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需要注意,一是要有足够产量,能够满足大量的订单需求。二是质量要好,坚决杜绝以次充好,要建立企业自己的农产品追溯系统。另外,产品要有特色,如绿色有机或富含微量元素等可以证明的特点。要注意区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等不同层次品牌的差异和推广顺序。围绕品牌能够讲出文化或历史故事,可以加深品牌的传播力。要精心设计和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包装。”郭沛称。

“最后,还要做大做强小微电商群体。”郭沛表示,未来,农产品线上销售量一定会持续增加,需要更多人才进入电商领域,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工作,“各级政府和电商平台,除了提供大量的培训工作之外,还应更关注如何帮助有意投身电商的群体跨越门槛,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小微电商企业。”

关键词: 苹果 4500 万吨 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