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80后”泥塑非遗传承人的乡土情怀

2021-10-31 00:46:01

来源:互联网

“我从小在山区长大,对太行山有深厚的感情,对乡村生活场景印象深刻,十多年来,一直围绕乡土创作泥塑作品。”30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40岁的黄土地泥塑非遗传承人孙红斌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泥塑作品。

在他的工作室太行人家艺术坊里,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琳琅满目。揉、捏、搓、刮、刻……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各种形象逼真的人物、场景渐渐成型,人物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儿时的他,就常到寺庙里看雕塑,大学时学习美术专业,并且选修过一段时间的泥塑课程,对泥塑创作产生了兴趣。孙红斌告诉记者,制作一件泥塑作品,要经历选土、筛选、冲洗、暴晒、调制、构思、捏制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

“刚开始泥塑创作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就自己不断改进。”孙红斌说,比如土干了以后容易崩裂,刚开始尝试打支架,制作过程中,泥巴会收缩但铁丝在里面不收缩,泥巴就又裂开了,后来他开始尝试里面做成空心的,泥土里加入棉絮更有张力,一步步学习摸索解决问题。

多年来,孙红斌制作了七八百件泥塑作品,以民俗乡土系列为主,以及一些红色系列作品。“不管提到农村生活的哪一种场景,我不需要多思考,立马就能做出来。”

爆米花、打铁、卖货郎、推碾子、磨豆腐、村口闲聊、老陈醋制作……在他的作品中,包含了老手艺、农耕以及村民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泥塑造型大部分都来源于孙红斌的儿时记忆,通过泥塑记录儿时的所见所闻,展示乡里乡亲的生活,成了孙红斌多年来坚持的创作方向。

今年,孙红斌还围绕当地红色文化,历时两个月,制作太行红嫂、唱支山歌给党听等10余件红色泥塑作品。孙红斌说,“长治红色资源丰富,我希望将当地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丰富作品内容,传播红色文化精神。”

“现在,我有两个徒弟跟着学习泥塑技艺,能坚持学习泥塑技艺的人不多。”谈及传承,孙红斌说,“下一步,我想结合当地旅游景区,比如太行山大峡谷、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做一些文创产品,再开个泥塑培训班,找一些对泥塑感兴趣的孩子,传承传统技艺。”

关键词: 山西 泥塑 非遗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