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为全方位呈现威海临港区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现临港区的区位优势、精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休闲、对外开放等方面活力与成就,近日,高质量发展看临港采风活动正式开展。
用镜头聚焦临港之美,用笔触记录临港蝶变,活动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融媒体方式,在多平台开展广泛宣传报道,以小故事反映大主题,用小切口呈现大图景,用小变化记录大时代,多维度讲好临港发展故事,全方位展示临港发展成果,共同破译临港的高质量发展“密码”,全景式呈现高质量发展的“临港答卷”,展示城市美好,推介优质产业,让更多网友领略临港魅力。
近年来,在临港区这片热土上,“产城互动、三生共融”的核心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高标准争先,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提升成为全区人民的共识,年轻的临港正筑起腾飞的双翼奋勇争先,加速崛起。
在产业发展上,临港区始终坚守“工业立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初心,按照产业集群化、园区化、特色化理念,培植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及医疗机械三大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了碳纤维产业园、高性能塑料助剂产业园、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区和中日(威海)合作产业园区等特色园区。
其中2015年启动建设的国内第一家政府性投资的碳纤维产业园是临港区依托拓展碳纤维的行业领军优势,规划建设的集上游科研、生产、下游民用及转化等于一体的碳纤维综合产业园区,集聚碳纤维产业链条,全面发力海洋强市建设。
在园区内,有为企业提供配套完善的产业孵化区,在这里企业无需找土地、规划等部门审批、建厂,只要带着生产设备就能入住,短期内便可投产运营。如今的碳纤维产业园,11万平方米的研究院大楼、专家职工公寓、产业孵化区等已全部建成,5栋产业孵化区座无虚席,11个入园孵化的产业项目已经全部投入试生产。
而为了更好服务欧洲企业打造的中欧中小企业产业区,根据德语区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让项目“来了即落”,让企业“拎包入住”。目前,临港区通过“一站式”建设研发中心和生活配套中心等功能设施,吸引了马夸特、博格等一批优质德资企业入驻园区。
马夸特集团管理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马夸特博士表示,威海政府用专业的精神和优质的服务践行了对马夸特的所有承诺,将工厂落户在威海临港区,这在马夸特集团历史上是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表示,自2014年马夸特进行亚洲工厂项目选址至今,马夸特已与威海成为了非常熟悉、亲密的老朋友,自己非常愿意积极向优质德国企业推荐威海,为推动威海与德国的经贸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未来,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威海工厂打造成马夸特集团的样板工厂。我相信在临港这片创业沃土,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马夸特将大有可为。”
在城市内涵上,临港区按照高品质、多样化的发展思路,聚焦“精致城市·幸福临港”,建成国家棒垒球基地、国际恒融冰球馆、临港文化中心等一大批休闲娱乐设施。
驱车驶过林泉河桥,威海临港区重磅打造的首座综合性、公益性、融合性“三位一体”大型文化中心——临港区市民文化中心便映入眼帘。
临港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37万平方米,分为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大型会堂(剧院)三大功能区。
正在建设的大剧院是威海市标准较高的大型剧院,建成后可容纳800多人同时观看演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文化需求。
综合性、公益性、融合性,是临港区市民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的三大定位。突出综合性建设理念,临港区拿出最核心的地段,高标准打造了总面积近1万4千平方米,涵盖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大型会堂(剧院)三大功能区的市民文化中心。
近年来,临港区正加速打造以“文化+休闲”为核心的综合性城市商业圈。即将开业的临港文化中心只是中心城区商业圈的一部分,同属中心城区商业圈的恒融冰球馆、威高广场等项目也正在快速推进,明年将正式营业,预计三年内将成长为成熟的商业中心。与此同时,另外两处城区商业圈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在民生保障上,临港区高标准建成嘉和花园、天亿学府等9大新型城市社区,1.6万群众圆了“安居”梦。不仅原地起高楼,更多暖心事也融到了居民安居细节里,一个个国际化双语学校、三甲综合医院等民生设施搬到了群众“家门口”,33家幸福食堂为老人提供一餐热饭,临港区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将幸福食堂建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之一,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临港区幸福食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扶持、村级主办、志愿引领、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确定2021年建设村级自营型、集中配餐型幸福食堂68处,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32处,争取2022年实现区域内全覆盖。
加快打造幸福食堂,只是临港区不断健全完善民生保障的举措之一。近年来,临港区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稳定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水平,不断优化社会福利体系,让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在乡村振兴上,加快推动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五大振兴”,在巩固提升麓源果乡、清泉康谷两大现有片区基础上,新规划打造山河富春、金井黄山两大新样板,力促全域振兴。在麓源果乡省级样板片区的引领带动下,樱聚缘、上善堂、神山葡萄等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一二三产加速融合,现代化农业迈上新台阶。
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威海临港区乡村振兴领军企业之一,多年来以创新为引领,在探索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的基础上不断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发展苹果产业链上最难替换的一环——苗木繁育,加快形成“苗木繁育+苹果种植+果汁加工+定制销售+冷运储藏+科技推广”的全产业链条,让小小苹果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果。
目前,以樱聚缘为龙头,示范带动那香山、仙果仙园等共同打造现代苹果产业联合体,整个片区苹果种植面积突破330公顷。其中,樱聚缘已建成现代苹果种植栽培区100余公顷,国家级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区100余公顷。
除此之外,临港区还汇聚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聚砜、聚醚醚酮类特种工程塑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山东浩然特塑股份有限公司,建有“山东省聚砜类特种工程塑料工程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从2017年开始,该企业实现了聚苯砜单一产品产能和销量国内第一,销售过亿元,并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山东浩然特塑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专利21项,每年研发占比5%以上、参与制定了《聚苯砜(PPSU)树脂》企业标准,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12个……“只有继续专注研发,不断进步,保持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跟上市场需要。”党国栋说。眼下,投资1.4亿元的浩然特塑第五代3000吨聚砜生产线已经完成土建工作,计划在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争取明年第一季度进入试生产。届时,将大大提高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预计为企业带来3亿元的营业收入。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威海市临港区,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正在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
从今年2月份开始,威高集团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共同合作开展远程医疗项目,利用5G网络,陆续给临沂、潍坊、威海等地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这让原本小范围开展的远程手术覆盖了整个山东地区,以地级市医院为核心,以至少200公里为辐射半径,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山东乃至全国覆盖,以“山东模式”继续拓展,探索远程手术“中国模式”,标志着威高手术机器人取得了里程碑式进展。目前,该项目已造福30多名泌尿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2015年度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的威海广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十几年前落地威海临港区。落地后,在临港区全流程保姆式的服务下,公司专注技术研发,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威海广泰科技在原有为集团公司做空港地面设备配套加工的基础上,全面负责广泰集团消防装备板块的消防车生产。主要生产泡沫消防车、水罐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后勤保障类消防车、举高类消防车等各类消防车配件。
在优质的营商环境下,今年6月份,投资十多亿元的威海广泰高端应急救援保障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这意味着临港区特种车辆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从配件组装到自主研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临港区敢试敢闯,“创”出了一条资源汇聚、优势叠加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特种车辆产业集群愈发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
在临港区,还有这样一家企业。自1998年成立后,他几十年如一日专注自身领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工具钻夹头产品产业化基地,它就是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至今,威达生产的钻夹头产品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在发展过程中,威达的管理层一直都有着卓越的目光和胆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创新发展,威达的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板块,精密夹具、开关、电池包、粉末冶金、精密铸造、锯片等产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至今,公司连续上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然而,威达人的目标并没有囿于眼前,而是将征途方向毫不犹豫地指向了全球。
近年来,在威达集团、高登房车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临港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区范围为企业搭建平台,互促订单,推动临港区内企业不断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临港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