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对冲疫情及衍生风险——财政政策重在稳预期

2021-08-28 13:45:51

来源:互联网

近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1)》显示,2020年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有效对冲了疫情及其衍生风险影响,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兜住了基本民生。在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的态势下,2021年财政政策重在稳定预期,减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与此同时,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自然灾害对部分地区经济产生影响,各类衍生风险仍不容忽视。

蓝皮书表示,面对新的不确定性,预期不稳是当前宏观政策需要关注的重点。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稳定经济运行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持财政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对于稳定各方预期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接下来财政政策需着眼于促进经济稳定复苏增长和改善预期,兼顾长期预期和短期预期的引导,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对不同群体、不同主体实行有针对性的预期管理措施,注重政策的前瞻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

对此,蓝皮书从三方面提出稳预期建议。首先是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包括优化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倾斜;对经济恢复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促进有效需求扩张,引导有效供给形成。其次是稳定居民等主体预期,主要是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民生需求;支持就业优先政策落实,促进就业状态改善;深化社保体制改革,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挥财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今年前7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比2019年同期增长9.6%。同时,各级财政持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蓝皮书预测,在经济持续稳步恢复的背景下,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显著提升,财政支出增速也会回升,医疗、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等重点领域支出将实现较快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有望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有望提升。

与此同时,财政收支压力犹存。“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空间面临较大压力。收入方面,尽管今年的收入增长不错,但长期来看财政收入增长将要回到正常趋势线上。支出方面,企业生产成本在增加,老百姓对于优质的、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在增长,经济转型发展也需要加大对一些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等。”世界银行全球治理实践局高级经济学家赵敏认为,缓解财政收支压力,未来财政政策的重点还在于提质增效,建立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

蓝皮书建议,可以从用好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入手,缓减政府财力紧张问题,保证财政政策顺利执行。同时,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效率,也有助于推动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快国有资本划转养老金的步伐和提高划转比例,加快建设地方财政共担机制,以此来打开财政空间。

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同时,当前财政政策重点还在于要兼顾财政紧平衡状态下的风险防控,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蓝皮书指出,地方政府最大的债务风险是或有债务风险。目前显性债务已纳入预算管理,公开透明,债务偿还安排具有确定性,总体可控。隐性债务属于或有债务,只有当或有事件发生时政府才会履行偿还责任,因此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蓝皮书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改革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式;二是完善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避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移;三是建立债务绩效管理制度,降低债务风险和公共风险;四是建立财政金融的协同机制以减轻债务违约风险。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积极 有效 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