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人民的“樵夫”

2021-06-15 07:45:51

来源:互联网

廖俊波(右)向花农了解花卉生产情况(2014年4月18日摄)。

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忙了一天的廖俊波匆匆回家扒了几口饭,从一百多公里外乘车赶往武夷新区,准备主持召开晚上8点的协调会。途中他不幸遭遇车祸,走完了年仅48岁的一生。

正如微信昵称“樵夫”一样,廖俊波勇挑重担,勇于担当,他常说“有困难,让我来试试”。

2011年6月,廖俊波来到了彼时困难重重的政和县任县委书记。政和县是福建省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居全省之尾。但“省尾书记”廖俊波认为,党组织“把我放在哪里都是信任,让我做更多的事就是重用”。

走马上任后,廖俊波在政和的乡镇奔走调研两个多月,发展思路渐渐明晰——突破工业、城市、旅游、回归等“四大经济”。

4年间,廖俊波带领政和疾驰在发展之路: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2013、2014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14年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1.6亿元增长到4.9亿元。

政和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同时,3万多贫困人口摘掉帽子。

为发展疾呼、为民生奔走,群众生活和收入水平提升是廖俊波牵挂的一件大事。他为东涧村出谋划策,帮助发展花卉基地,带动东涧村50多人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

廖俊波深知,要深入改变闽北落后贫困的局面,还需要招商引资。

为说服某机电企业将项目落地政和,廖俊波6次到福安拜访。该企业监事卓增生说,“感受到他万分想发展政和的心”。令政和县政协副主席魏常金印象深刻的是:“廖书记甚至希望把他的手机号码印在广告牌上,全天候24小时办公,方便投资机会找到政和。”

“等不起啊,等不得!”廖俊波常把“一天有48小时该多好”挂在嘴边。这种只争朝夕的敬业精神带来了“俊波速度”:3天跑4座城市,会见6批客商;闽铝轻量化项目从开工到正式投产历时69天;乘坐的公务车4年跑了36万公里,平均每天行驶约250公里。

逝世8个月后,廖俊波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他像一湾俊朗清波,滋润了闽北大地。他像一颗种子,种在广大干部群众心里。“俊波精神”激励了一批批好干部好党员,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2017年10月起,南平市表彰了4批41名“廖俊波式”的好干部、好党员。

几十年筚路蓝缕,夙夜在公,勤政为民,廖俊波甘做“樵夫”,为人民送上暖心的“柴薪”。他的精神长存。

新华社记者 庞梦霞(据新华社福州6月14日电)

关键词: 人民 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