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矿井,展示煤炭生产转型
增效减排 绿色开采
本报记者 付明丽
从大学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到编写公司的煤矿充填开采作业规程,再到今年4月成为高河能源公司充填开采队队长,37岁的李双利说,他正在见证着一场煤矿开采工艺的变革。
潞安化工集团高河能源公司是山西省10座省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之一,承担着煤矸石返井和充填开采两个绿色试点项目。去年,百万吨级膏体充填开采示范基地建成,设计充填采煤量每年达100万吨。
在高河能源充填开采集控中心,工作人员点击鼠标,破碎筛分车间和充填车间便开始运转,由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便可判断各环节是否正常。
“把采矿产生的矸石等废弃物,加上粉煤灰、劣质土、城市固体垃圾等,加工成膏状高浓度浆体,利用大型充填泵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采空区,这就是充填开采,就像挤牙膏一样。”高河能源充填开采项目主管技术员郑帅亮说。
高河能源公司井田内村庄密集,太焦铁路和铁路专用线横穿,压煤量多达3亿多吨,占地质储量的60%左右,充填开采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与此同时,充填开采可以将矸石进行回填利用、控制地表变形,还可以保证顶板岩石不破坏,保护地下水,实现“矸石零排放、地表零沉降、水体零破坏”的“三零”目标。
“政府对绿色开采有政策支持,资源税减半,产能置换指标达30%,再省去土地塌陷补偿费和矸石处理费,充填开采1吨煤可以节省100元左右。”高河能源生产副总经理张永平算了这样一笔账。
一部话剧,展现院团改革成果
创新机制 产教融合
本报记者 乔 栋
台上的漫天雪花中,村民们头系白头巾,老支书吕五福望着白云深处的远方,带着乡亲们发出了呐喊——“路不打通,人不下山!”
30年,两代人,一座山,一条路。话剧《太行》以此为主线,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最先走出大山的吕五福回到家乡、带领全村人修路的故事。中间经过数次高潮、低谷的往复,村民们没有退缩,依靠双手创造了“人间奇迹”。
“从3月9日晚进行首次带妆彩排,该剧已经演出了30场,场场座无虚席。在当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这部剧恰逢其时。”该剧主演、话剧演员王荫斋说。
据了解,《太行》是山西省“院团合一”改制后的第一部作品。2020年,为了优化高校院系布局,山西省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省晋剧院、山西省京剧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这部剧的推出,标志着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院团合一’运行机制中迈出坚实步伐,体现了学院改革发展新优势。”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单红龙说,“合并后,教学与实践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学院将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创新‘校、院、团’一体化办学体制机制,为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种材料,折射科技创新步伐
技术攻关 推动发展
本报记者 郑洋洋
按压喷火枪,800摄氏度的火焰喷向立在支架上的气凝胶毡。然而,气凝胶毡却并未燃烧起来,伸手触摸另一面,温度如常。
“气凝胶是A级防火材料,1寸厚气凝胶毡的隔热性能相当于25块左右的普通玻璃。”走进阳泉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阳中新材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温孝忠介绍,该材料可以降低热传导、抑制热对流、限制热辐射,达到隔热与保温的效果。
由老煤企转型而成的阳中新材有限公司,近年来大力攻关,研发的气凝胶材料可在常温常压下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据介绍,气凝胶材料已经应用在热力管道和保温保冷设备中,能够减少冷热损,提高能源效率。
疫情防控期间,山西不少高速路口设立了一间间白色的“零能耗小屋”,供防疫人员照明、取暖。小屋外墙以气凝胶保温板覆盖,隔绝热传导,由锂电池对电能进行循环储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最近,阳泉市不少老旧小区正在进行节能改造,仅仅2毫米厚度的新型涂料,保温效果相当于50毫米厚度的传统涂料。温孝忠告诉记者,“在相同体积下,气凝胶材料质量更轻,有望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一个平台,反映治理能力提升
多方联动 化解纠纷
本报记者 乔 栋
最近,运城市民李某收到了保险公司近30万元的赔偿,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一个多月前,李某孩子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但保险公司认为“这种情况不属于赔付范围”。
“最初,我想到的是去法院起诉,但是律师建议我先去区里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试试。”李某告诉记者。
“由于该保险公司为派驻地市公司,盐湖区有关部门开出‘转接卡’,由我们中心调处这起纠纷。”运城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专职调解员冀佳慧介绍,“我们召集保险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进行医院走访、调解谈判,顺利解决了问题。”
运城市去年建立起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搭建起一个多方联动、化解纠纷的工作平台。“各级中心成立后,很多纠纷得以快速化解。”运城市司法局工作人员黄生科介绍。
运城永济市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楼高3层,永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忠介绍,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分别派驻工作人员在此,实现多方联动、一窗办理、化解纠纷。
“在山西省‘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三零’单位创建过程中,我们用好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不断推动纠纷在源头化解。”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说。
去年,运城市开展矛盾纠纷风险排查2762次,化解各类纠纷1.7万余件,人民调解群众满意度评价为山西省第一。
一张许可证,体现营商环境改善
精简审批 提高效率
本报记者 郑洋洋
“昨天下午才交的材料,今天早上就通过了!”山西荣华大药房晋中连锁店负责人郭晟君说,“以前,我们要依次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等多张证,现在办一张证就可以。”
就在一个小时前,晋中市行政审批管理局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委托太谷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对药店进行了现场检查,符合条件后当即发放了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变化从去年开始。2020年,晋中市开始试点“证照分离”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推进。围绕地级市有权实施改革的99个行政许可事项,晋中市不断扩大告知承诺事项的比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今年3月起,山西省全面推行“证照分离”。
晋中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卢贵斌介绍,改革以后,办事材料大幅精简,有关环节减少了80%,办理时限压缩了85%。据统计,2020年,晋中市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8.6%。
“现在,企业登记后在网上下载表格,根据经营范围一次性递交材料,就能提交所有事项的许可申请。”晋中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科科长郑彦博介绍。
“我们加强审管衔接,依法惩治市场主体的不诚信行为。”卢贵斌介绍,“对于承诺不真实,不履行承诺的,要依法终止办理、责令整改、撤销决定。”
一个村庄,呈现振兴发展成效
电商助力 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付明丽
耕地、撒肥……4月底,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的张晓英格外忙碌起来。15袋种子已经备好,待5月下旬便可以种新谷了。
张晓英是岭头村最早做电商的村民之一,她的小米大部分是通过微店卖出去的,顾客来自全国各地。
武乡县地处谷子黄金生长带,这里种植的小米有“金珠不换”的美誉。“但村里交通不方便,之前收购价较低,好小米卖不上好价格。”张晓英说。
2015年,武乡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当年张晓英便参加了电商培训,现在不仅自己增收致富,还帮助村民经营起网店。目前,仅岭头村一个村,就有100多人在开网店。今年4月,岭头村开始承接电商和农业技术培训,同时创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路越走越宽。
“我们将研究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升级。”武乡县电商办副主任郝旭东说。如今,电商遍地开花——全县已建设乡镇(村)电商服务站233个,2020年实现电商交易额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