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刑事手段制裁兴奋剂违法首案宣判

2021-05-01 07:30:51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用刑事手段制裁兴奋剂违法首案宣判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副主任表示:今后将加强与公安机关证据对接

 

庭审现场供图/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秦某某、赵某非法经营兴奋剂案件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该案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以来,首次以该司法解释作为依据,对涉兴奋剂案件予以判决的案件。

因犯非法经营兴奋剂罪

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4年

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5月,被告人秦某某、赵某共同成立郑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生物科技公司”),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他处购入含有重组人生长激素、海沙瑞林、伊帕瑞林等兴奋剂物质的产品,以生物科技公司名义对外销售,且部分产品使用假冒的注册商标。

被告人秦某某作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采购含有兴奋剂物质产品并指使员工对外销售,部分产品使用其采购的假冒注册商标包装后销售。被告人赵某作为该公司的创始人、股东,联系含有兴奋剂物质产品货源、参与使用假冒注册商标产品包装等。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秦某某、赵某共销售含兴奋剂物质的产品共计人民币25481元、美元873787.78元(折合人民币超589万元)。

2020年4月27日,侦查机关在生物科技公司办公场所查扣了涉案含有兴奋剂物质的产品共计美元45569元(折合人民币超32万元),并在河南省郑州市康岗大道查扣假冒注册商标重组人生长激素外包装、说明书等。

被告人秦某某在被询问时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被告人赵某到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021年3月29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秦某某、赵某非法经营兴奋剂案件。经法院审理,被告人河南郑州菲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秦某某犯非法经营兴奋剂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被告人河南郑州菲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东赵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该案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以来,首次以该司法解释作为依据,对涉兴奋剂案件予以判决的案件。

我国反兴奋剂法治化

迈出意义深远的一步

关键词: 用刑 手段 制裁 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