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部分道路采取限制通行交通管理措施

2021-04-26 08:01:10

来源:互联网

上海市公安局昨天(25日)发布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上海市部分道路采取限制通行交通管理措施。

据悉,为缓解道路拥堵,改善交通秩序,对外牌小客车进行适当管控是本市综合交通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公交优先政策、绿色交通发展等交通管理政策的协调统一,将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最大便利。

建议科学调整出行时间,合理规划线路

受交通量增长、道路施工等因素影响,近期高峰时段上海中心城地面道路拥堵压力持续增加。

今年3月,中心城地面干道早晚高峰车速分别为18.4公里/小时和20.0公里/小时,根据交通拥堵数据跟踪分析,地面道路高峰拥堵水平已经和疫情前相当,在中心城68个地面道路运行状态分析单元中,有6个区域早晚高峰处于常态拥堵状态。这6个拥堵区域均位于内环内,分别是徐家汇、南京西路、静安寺、中山公园、人民广场、城隍庙,其高峰车速均低于15公里/小时。其中,南京西路、静安寺等区域累计拥堵时间最长达7—9小时。

具体来看,自5月6日起,每日7时至9时、17时至19时,沿杨浦大桥地面投影—宁国路—黄兴路—中山北二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路—中山西路—中山南二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路—南浦大桥地面投影—龙阳路—罗山路合围区域内的道路(不含上述道路),禁止悬挂外省市机动车号牌的小客车通行(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警车等特种车辆除外)。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副总队长尹建岗介绍,地面道路限行措施仅针对工作日的交通早晚高峰时段各2个小时,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在工作日非交通早晚高峰时段和周末以及全体公民放假日,在内环内地面道路通行均不受限制。对于来沪办事的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可在非交通早晚高峰时段进入内环内,也可将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停放在内环外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内环内区域。因紧急就医等特殊原因违反《通告》规定的,可以事后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属实将根据实际情况视情处理。

尹建岗建议市民群众科学调整出行时间,合理规划出行线路,不要在限行区域周边道路“掐点”等候,这既不利于交通安全,又影响通行顺畅。外省市号牌小客车车主或驾驶人可以下载并注册“交管12123”App,以便及时获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送的短信提醒告知等内容。

坚持公交优先,为市民出行提供最大便利

在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薛美根看来,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心城路网容量增长有限,路车供求矛盾形势总体严峻,公交优先仍是上海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市交通委强调,在调整管理措施的同时,注意与本市公交优先政策、绿色交通发展等交通管理政策的协调统一,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最大便利。

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表示,截至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已经全面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部分线路最小运行间隔已缩短到2分钟以内。地面公交线路网络和站点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71路无轨电车、奉浦快线、松江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多模式中运量公交,打造了延安路、沪太路、四平路等8条骨干公交通道,公交专用道(包括合乘车道)达500公里。

下一步,市交通委会进一步改进停车设施,出台、细化配套政策,提供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强停车场(库)使用效果,有效推进上海市公共换乘停车(P+R)场(库)和内环线周边轨交站点的停车场(库)正常运营和逐步拓展。

此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已制定完成50处道路拥堵点治理改善项目清单,实施范围涵盖中心城区及“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推进实施路口渠化、路段改造、港湾式车站改造、可变车道改造、标志标线完善等5大类拥堵治理改善项目,切实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与舒适度。

关键词: 上海 部分 道路 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