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活动在江苏南京拉开帷幕

2021-04-25 05:15:31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中国航天日”活动在江苏南京拉开帷幕

中国首辆火星车 命名祝融号

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江苏南京拉开帷幕。

据介绍,航天日期间,航天日科普宣传周、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空间技术与发展论坛、航天专家思政公开课等40余场活动将在南京陆续举办。全国各地将举办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约300项航天特色活动。

在昨天(24日)上午举行的中国航天日主会场上,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的命名:祝融号,与我国其他航天器的命名都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脉相承。

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自2020年7月24日启动,历经作品提交、评委函审、初评入围、网络投票和终审评审,确定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称为“祝融号”。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礼记》曰:“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肇始与发展,而我国行星际探测征程的首次任务将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领域也是创举。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首辆火星车的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的命名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了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了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文/本报记者  雷嘉

相关新闻

中俄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声明》发布。

声明展示了中俄两国在月球及深空领域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声明明确,国际月球科研站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伙伴开放,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并欢迎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在任务的各个层级,以实物和非实物的形式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中国、俄罗斯将与其他国际伙伴一起,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是中俄两国为推动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新的重要贡献,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2020年7月,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航天机构确定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2021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根据中俄两国计划,后续还将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实施路线图》,以及明确其他有兴趣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加入程序。

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宣介会作为第58届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会议的边会,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百余人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据新华社

2021年宇航领域十大问题和难题公布

4月23日至26日,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24日,中国宇航学会发布了十个“2021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旨在研判航天科技发展趋势,识别并攻克技术难点。

“2021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是:

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与太阳全球磁场探测;

星系生态环境中的反馈效应及“重子缺失”问题;

利用太空原位资源实现人类长期地外生存;

空间准绝对零度超低温热管理技术;

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技术;

基于核聚变推进系统的空间飞行器设计技术;

大空域跨速域高超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方法与技术;

吸气式高速飞行器内外流耦合声振环境评估与预示技术;

地球同步轨道星地全天时安全通信技术;

空间高压大功率发电与电力管理技术。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尤其是原始创新活动,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显得更为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表示,过去一年,世界航天活动呈持续高度活跃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加强太空领域顶层战略规划,积极布局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抢占太空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在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航天科技解决方案和航天发展创新动力。

2020年,中国宇航学会首次发布宇航领域问题、难题。作为宇航领域广泛联系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中国宇航学会将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的征集和发布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据新华社

关键词: 中国航天 活动 江苏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