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从过去的“两微一端”向短视频领域延伸,已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低效重复建设问题,部分政务新媒体已沦为“僵尸”“空壳”账号甚至舆情制造者,可能损害政府形象,加重基层负担,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眼下,以“两微一端”为主要形式的政务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既向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元、更为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又丰富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系渠道,被民众亲切地誉为“指尖上的政府”。但在跟风潮、赶时髦的上线之后,一些政务新媒体却“开而不管”,导致其功能缩水、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到政府公信力。
盘点政务新媒体“开而不管”的乱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长期未更新信息的“不言不语”,甚至有政务新媒体号自开通至今就一直处于“睡眠”状态,从未“开腔”发布过任何消息;二是只有复制粘贴、缺乏互动服务的“自言自语”,空有新媒体形式,从不回复解决问题;三是由盲目“吸粉”、公号私用甚至被盗用导致的“胡言乱语”,媒体内容偏离常识、极不专业,引发群众质疑与诟病。
政务新媒体“开而不管”,固然有基层经费短缺、专业人员不足、监管机制有隙、考核导向有误等客观困难与制度短板。诚如有人以编辑政务短视频为例的“诉苦”:涉及策划、拍摄、剪辑等多个环节,需耗费不少精力,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平时完成基本宣传任务已属不易,如今身兼数职,实在“分身乏术”。
不过,透过这些看似无奈的诸多“不易”,人们却窥测出其背后存在的领导重视不够、操作能力不强、管理水平有限等“本领恐慌”。深究思想根源,当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怪。诚如记者披露的情况,一些“一把手”不重视,放手给小编随意自发自核,给不当内容发布留下空间;一些地区的政务新媒体片面追求关注量和点赞量,为了绩效考核往往匆忙上马新媒体项目,容易埋下舆情等隐患,如果地方施加过于苛刻的考核追求流量,“蹭热点”现象便难以避免。
矫正政务新媒体“开而不管”的现象,首先需要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而深远。决不能只把开设政务新媒体看作赶时髦、追时尚的“应景”之举,更不能以创政绩、求关注、赢点赞的世俗心态经营政务新媒体。要像重视线下工作那样抓好线上媒体。
思路正才能作风实、监管严。要把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总方向,坚持“定位清晰、服务实用”的原则,在有用、有趣、有价值上下功夫,舍得为政务新媒体的高效经营投财力、育人力、花精力;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完善开办、管理、注销等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民意监督机制,不断提升运营人员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