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将拉开帷幕,全球政商学界代表将再度聚首海南,开启“博鳌时间”。
20年前,博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20年之后,博鳌已成为兼具亚洲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际交流平台。2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深化区域合作、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
近日起,新海南客户端、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南国智库联合推出“新海南思想荟·博鳌大咖谈”系列高端访谈,邀请专家大咖深度聚焦博鳌亚洲论坛发展、亚洲经济大势和世界变局,开启智慧与思想的激荡与碰撞。
“海南未来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种业硅谷’,造农业的‘芯片’。”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召开前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接受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专访时表示,过去2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交流平台,海南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优势,进一步对外开放,助力自贸港建设。说起即将到来的论坛年会,李小云依然最关注与“老本行”农业相关的分论坛,他认为,海南发展南繁育种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外加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为海南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人才基地提供了极佳条件。
海南应借势构建“人脉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可以说是博鳌亚洲论坛的老熟人,他所率领的团队曾数度与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合作推出《亚洲减贫报告》,梳理总结亚洲地区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今年,李小云将再度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并希望就消除贫困和乡村振兴等话题,与与会嘉宾展开探讨。
李小云认为,经过20年的发展,博鳌亚洲论坛扎根亚洲,放眼全球,已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它不仅是政界、商界、学术界讨论全球性公共话题的“大客厅”,也逐渐成为带动投资、促进贸易、推动政策、助推全球化的重要平台。
在他看来,海南应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平台优势,广泛听取国际声音,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吸引外资、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搭建起自己的“人脉网”和“资源库”,这会对海南招商引资,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大有助益。
中国“种业硅谷”未来可期
海南气候炎热,作物生长迅速,这对发展种业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近年来,海南乘着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加快推进南繁科技城建设,高标准打造国家种业基地。
李小云表示,种子,就像是农业中的芯片。在过去几年间,受国外大型种业公司的冲击,中国的种业面临诸多挑战,而海南岛正是中国的“种业硅谷”,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海南已引进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培养南繁与热带农业人才。下一步,海南应善用自贸港的优势政策,建立种业研究、种业生产的平台基地,打造热带农业的国际化、全球性平台,吸引更多业内精英来琼发展。
“海南在热带农业研究方面极具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小云说,近年来,海南的热带农业的技术和成果逐渐“走出去”,比如中国的援非项目中就有亮眼的海南元素。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但木薯“食用化”加工技术缺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技术人员就将木薯加工的技术和设备带到非洲,教当地农户用木薯制作成蛋糕和各式小吃,在当地深受欢迎。在自贸港建设的助推下,未来海南有望成为我国热带农业研究、农业技术发展的一大品牌,成为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周静泊 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