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史话 | 中共“三大”确立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

2021-04-01 18:16:05

来源:互联网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解放运动中实现自身团结和争取联合扩大同盟军的战略和策略。在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为党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广泛凝聚共识和智慧,提供了不竭力量,成为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统一战线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更加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统战史话」连载系列,每期通过讲述一段历史,来追忆峥嵘岁月。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继续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第3讲:

中共“三大”确立

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

党内合作

中国共产党在“二大”时所设想的民主联合战线,本想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但后来却发展为“党内合作”的形式。

导致这一策略转变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只允许中共党员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服从国民党,而拒绝接受“党外合作”的方式,这是最基本的原因。

二是共产国际希望尽快实现国共合作,积极倡导此种合作方式。

三是中国共产党为尽快推进中国革命的进程,谋求加速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步伐,在“党外合作”方式无法实施之时,转而接受“党内合作”的形式,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实现上述策略转变有一个过程。鉴于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不接受“党外合作”的主张,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根据他在印尼爪哇的工作经验,提出中国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建议。

马林(Maring),本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荷兰人, 1920年以“马林”之名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国际执行委员。1921年根据列宁推荐来华,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工作近三年,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建立。(图片来源:“北京统战”微信公众号)

起初,中共中央拒绝这个建议。于是,马林就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写了一个报告。在该报告中,马林肯定国民党政治纲领的革命性,分析了国民党组织成分复杂性,明确提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建议,并要求共产国际给予支持。

共产国际很快采纳了马林的建议,威经斯基代表共产国际远东局签署了一个给中共中央的通知,要求中共中央将所在地址由上海迁往广州,并同马林加强工作联系。不久,共产国际执委会又发出《给共产国际驻中国特派代表的指示》,全力支持马林推行“党内合作”。马林带着上述指示回到中国,建议中共中央召开会议,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西湖会议”资料图(图片来源:“北京统战”微信公众号)

党内合作

1922年8月28日至30日

01

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了特别会议。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张太雷和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的7月决定和8月指示,坚决主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等人对马林的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与会者经过热烈讨论,经马林说服,多数人基本上接受了“党内合作”的主张。西湖会议后,中共派李大钊、陈独秀等同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人举行会谈,并在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共识。随后,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等相继加入国民党。

1922年11月

02

共产国际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东方问题总提纲》,进一步确定了反帝统一战线的策略。陈独秀率中共代表团出席会议。

中共代表团成员刘仁静在发言中说:中国共产党最近“已决定和国民革命的政党即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其形式是我们作为共产党员并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这是中共中央就此问题向共产国际所作的正式表态。

1923年1月12日

03

共产国际作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系统地阐述了对国共合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

此后,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连发表文章,对“党内合作”的必要性,客观条件和策略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为中共“三大”的召开做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

中共三大会址广州东山恤孤院三十一号(现恤孤院路三号)的资料照片(图片来源:“北京统战”微信公众号)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此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陈独秀作了政治报告,讲了关于国共合作之策略的发展过程。

接着,大会传达了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和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与会同志原则上同意共产国际的指示和中央的政治报告,但围绕是否让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这一问题,却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张国焘等人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特别是反对党的领导干部和从事工人运动的党员加入国民党。陈独秀等人虽然批评了张国焘等人的上述意见,坚持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但是他们又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革命性及其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贬低了中国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会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党的“三大”宣言和《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关键词: 统战 史话 中共 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