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华遗嘱库发布了《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记者邀请了相关专家对遗嘱大数据进行了分析解读。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2018年这个数字是123;2019年,人数为166人,截至2020年底,人数合计为553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 12 月 31 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 17 周岁。 (法律规定年满 16 周岁以上,有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除了 90 后以外,00 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那么,90后、00后遗嘱都有什么内容?四年来,关于“遗嘱”的数据又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变化呢?
记者探访: 90、00后遗嘱财产种类增多,也有“虚拟货币”
记者采访了目前在中华遗嘱库江苏分库订立遗嘱的最小的南京市民。18岁的王云(化名)刚刚成年,成长在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长大,父亲在他的成长中“形同虚设”。他来立遗嘱的原因,是他快要去国外读书,母亲也一并陪读。由于该国不禁枪支,他便想在出国前订立遗嘱,以防止他父亲有继承财产的可能。在他名下有房产和一些存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财产纠纷,他便决定自己订立一份遗嘱。
刚满18周岁的大一新生李红(化名),也希望订立遗嘱。她希望把一张存在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留给自己的一位朋友,她曾在自己最伤心难过时给予了支持和关爱。尽管并没有把这笔钱留给父母,但李红表示,以后挣的钱如果往这张银行卡里放,资产增多会重新订立遗嘱,增加遗嘱继承人。
记者随机采访了5位高中和大学生。南京一所高校大一学生小冯认为,如果没有那么多资产,或者遇到特别的事情,她是不会去订立遗嘱的,“如果真的有特别想保存的东西,目前可能是我‘梦幻3’的游戏账号。”而在百家湖工作的“90”后黄先生认为,目前年轻人工作压力很大,他自己也确实想过订立遗嘱,把自己的存款、QQ、微信都留给父母,可以作为回忆,比相片更有价值。其他的年轻人则表示,自己没有订立遗嘱的想法,主要是“还没有什么财产”,另外“自己还年轻”。
法务专员吴琳告诉记者,目前前来订立遗嘱的90后、00后学历以本科为主,主要从事金融、互联网、医疗等行业。“订立遗嘱的收费需根据个人的资产评估,平均在1万-1.5万左右。若要订立遗嘱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包括对于个人的心理评估等,以防在出现法律纠纷时,他人出示病历证明遗嘱的订立存在着不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