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锣鼓节奏中,舞狮前后跃动,步伐时轻时重,时缓时急。一番眼花缭乱的舞步后,“狮子”跃至高桩之上,衔取挂在高处的利是,将表演推向高潮。在传统中,挂起的“利是”往往伴以一把新鲜生菜,寓意“生财”,这一环节故名“采青”。
自2014年末开业后,每年春节,位于北京朝阳北路上的大型商场龙湖长楹天街都会邀请舞狮队,在商场里做“采青”活动。其寓意为,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给商家带来好彩头。
2020年的鼠年春节之前,商场照例邀请了舞狮队,很多商户也踊跃报名,希望开年营业博取彩头。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节奏。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随着春节返乡或旅行带来的迁徙潮向外蔓延。至春节当天(1月25日),北京已累计确诊51例病例。至2月5日,北京市确诊病例已增加至274例。
实体商业受到的影响肉眼可见。由于社交和聚集活动大量减少,北京市的各大商场门庭冷落。随着疫情的蔓延,闭店的商户也越来越多。各商场在迅速强化防护手段的同时,也减少了一些线下宣传活动。最终,长楹天街将“采青”活动改到了室外,时间也比往常缩短了。
不只是北京,各地的实体商业都难以幸免。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由此不难估算,实体商业在此次疫情中遭受的损失,当在千亿量级。
尽管如此,各经济主体的韧性仍在重压下逐渐展现。作为应对,很多品牌强化了线上推广,一些商场也在推出线上运营,商场的运营方则纷纷实施减租行动。1月30日,长楹天街的运营商龙湖集团就宣布,对旗下商场的所有商户,租金费用(含物管费、推广费)减半,时间达67天。
商场门庭冷落车马稀
长楹天街的体量22万平方米,为龙湖集团旗下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也是北京客流量最大的商场,去年的周均客流量在35万人左右。2019年上半年,长楹天街的出租率为98.4%,租金收入2.2亿元。
有商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受疫情影响,从大年三十开始,长楹天街的客流量就出现明显下滑。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客流中,有相当一部分客户的去向为永辉超市,目的是购买生活必须品。
目前,长楹天街共有500多家商户,在客流量减少的同时,一些商户陆续闭店。截至2月6日,在营业的商户有200多家。
由于能增加人气、增强客户粘性,体验式业态是近些年最受商业地产欢迎的业态之一。但因疫情防控的要求,这也成为各大商场最早关闭的店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各大商场中,影院、KTV、健身房、早教等门店都是较早闭店的一批,且是强制性闭店。
餐饮、服饰、零售等业态也大量闭店,虽然仍有一部分在继续营业,但业绩不佳。在朝阳大悦城,某知名快时尚服装品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平时每天的营业额在20万左右,最近几天已经降到2万元。
相比之下,药店和超市的营业状况稍好。但据记者调研,商场内的超市和药店营业额普遍低于平日;社区超市则相对火爆,由于物流系统受限导致网购减少,这些超市的营业额反而普遍好于平日。
春节期间,通州万达广场同样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商场内的客流极少,约有半数门店处于闭店状态。毗邻商场、以餐饮为主的街区式商业“金街”,闭店情况在九成以上,只有少数几家奶茶店和连锁快餐店开业。
2月2日上午,物业人员将一份《关于金街春节假期延期相关事项的通知》从门缝塞进金街的各个店铺,这份文件将有关疫情防控的期限进一步延长,同时建议餐饮业态以外卖/打包形式为客人提供餐食。
作为北京开放式街区商业的代表,三里屯太古里也存在门店暂停营业的情况,其中以餐饮及娱乐门店为主。太古里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据初步评估,受疫情影响,三里屯太古里客流量同比下降约九成左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研,春节之后,北京市尚在营业的商场中,闭店的商户普遍超过半数。有从业者向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商场的客流量普遍比平时下降了90%以上。
除北京外,全国各地的实体商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知名母婴品牌乐友孕婴童营销副总裁高海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疫情期间,该品牌暂停了约45%的直营门店。为此,技术人员不得不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完善线上销售平台。
饭店变身“菜店”
在这场疫情中,餐饮成为体验式业态之外的另一个正面受到冲击的行业。
通州万达广场某知名云南菜门店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平时的用餐高峰期,这家店都需要排队等位,如今每天进店吃饭的客人不到十桌。
这家商户的外卖点餐量也低于平时。2月2日,深圳市一名外卖员被确诊的消息发布。随后,商户的外卖点餐量再度下降。出于安全防控的考虑,商户在门口竖起“骑手止步”的牌子,要求外卖员在店外取餐,而不像以往那样进店取餐。
受此影响,该商户的日均流水从平日的4万左右,降到了一两千元。
2月5日,记者在该商场发现,约七成的餐饮店面闭店,仅有少数餐饮门店营业,但生意颇为冷清。
知名餐饮连锁品牌眉州东坡长楹天街店店长张琳表示,春节是餐饮行业的传统旺季,本来打算利用春节的机会,“好好再打一仗”。其中,仅大年三十当天,门店就开了四个时间段的年夜饭时间,供客人预订,最初的预订情况也颇为理想。
但疫情的影响突如其来。春节期间,这家门店共处理了100多桌退订,仅年夜饭就退订了60多桌。同时,按照公司对疫情防控的要求,门店将餐桌之间的距离,由此前的不到一米,拉大到1.5米以上,餐位数量也因此减少了约一半。但由于商场客流量较少,前来用餐的消费者仍然不多。
作为应对,张琳按公司的要求,在门店开了“便民平价菜站”,利用眉州东坡的供应链,把瓜果、蔬菜、调味料、生鲜、成品、半成品以平价的方式进行销售,“给周边百姓提供方便”。门店同时还加大外卖的力度。但目前来看,营业额仍然明显低于平时。
与商场中的餐饮相比,未纳入商场的餐饮店面临的困境更大。记者在北京朝阳区定福庄区域调查发现,出于防控疫情的考虑,春节后,很多餐饮店被强制要求闭店。闭店前,一些店铺将蔬菜、生鲜折价出售。
按照餐饮业的特点,多数饭店会在春节前大量备货,用来应对高峰期的需要。如今,不仅营业收入沉没,这部分成本也难以收回。在很多城市,都出现“饭店摆摊卖菜”的现象。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发布《广东餐饮企业受疫情影响调查分析报告》指出,春节期间30%持续营业的企业同比营收下降5成以上,其中30%的企业收入几乎为0。绝大部分企业面临租金、人工、能耗、税收等多重成本压力,客流、现金流严重不足的困境一时难以缓解。
政企共克时艰
近年来,实体商业一度遭遇电商的冲击。但经过智能化、线上化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如今这种影响正在减弱。本次疫情的出现,使实体商业再度受到考验。
多数受访者认为,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要大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因为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市民,对疫情的防范意识都更强了,市民外出购物、聚餐的频率明显低于非典时期。前述从业者还表示,一方面,疫情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会不会在疫情后出现变化,目前还有待评估。因此,具体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尽管如此,积极的应对措施已经启动。首先便是防疫措施。长楹天街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商场每天给工作人员和顾客测量体温,并要求所有人佩戴口罩。对于营业中的店铺,每两个小时消毒一次,同时配发洗手液,给顾客使用。此外,商场还在电梯间准备了抽纸,防止病毒通过电梯按钮进行传染。
据介绍,各商场在防疫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均数倍于平时。大部分商场还缩短了疫情期间的营业时间。
在提升销售方面,线上化成为疫情下的共同选择。疫情发生后,长楹天街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店铺进行统一线上宣传,这一措施吸引了100家左右店铺(除餐饮外)的参与。
除促销手段外,对租金的减免更为直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百家商业地产运营商实施了减免租金、物业费等措施,总体让利近百亿。其中,减免幅度从减半到全免不等,时长从一周到两个月不等。
实际上,尽管运营商大幅让利,对于很多商家来说,这仍不足以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考虑到这一不可抗力,希望得到税费等其他方面的政策优惠。
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指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2月以来,北京、上海、苏州、宁波、泰州、广东等多个省市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惠及实体商业。
但这场疫情的发生,仍然在提醒运营商和各品牌商户,需要不断改进商业地产的运营模式、品牌的经营模式,使之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全联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平表示,疫情期间行业损失巨大,但如果反思得当,现有的一些短板仍然可以得到弥补。比如,只要有新的措施推出,线上化、智慧商业等将会有更多的入口和想象空间。
有法律界的人士也指出,建议制定一个政府、甲方、乙方三方共担的法规。对于租户因疫情而要求减免租金或解除租赁合同的案件, 可参照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情势变更”和“公平原则”等条款。
张琳曾亲历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他表示,对于商户来说,现阶段能做的,就是配合政府部门,积极应对。“让疫情尽快结束,事情才会慢慢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