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作家)
大唐天宝三载,也就是公元744年,三个人生不如意的人相聚在一起,旅游了好几个月。他们是43岁的李白,差不多同岁的高适,和32岁的杜甫。
在此之前,他们都曾在首都长安、东都洛阳客居多年,求见高官贵戚,试图谋取功名;都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品尝到无尽的屈辱和沮丧。杜甫曾用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诗句来总结自己心酸的日子;高适也曾写过“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在他干谒于长安的日子里,最难的时候,他甚至做过乞丐。只有李白算是离成功最近的。天宝三载前,他曾在长安做了短暂的“翰林待诏”,听起来似乎功名在手,实际上却只是宫廷的玩物。在认清真相后,他带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愤懑离开了长安。
(相关资料图)
相似的苦闷让三个人更加贴近,三人“饮酒观妓,射猎论诗,相得甚欢”。他们在梁州怀古,在宋中喝酒,登吹台赋诗,入孟诸泽打猎……后来的很多年里,杜甫都在不断怀念这次旅行,写了好几首诗来记录它。高适与李白也都为此写了诗。建功立业的理想始终没有离开他们的脑海,即便在感慨游玩的畅快时,李白也不忘以一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来结尾。
很多年后他们才会明白,这种“求而不得”的阶段,才是他们此生最美好的时光。等得到了,他们就不再拥有自己了。
旅行结束后,三人分道扬镳,各自踏上汲汲营营之路。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他们年老之前,社会为这些梦想济世安邦的才子们开启了另一道门——入幕。
天宝十五载,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的藩镇叛军以“清君侧”为名,攻陷潼关,逼近首都。皇帝唐玄宗带领着一些心腹仓皇西奔,在马嵬坡与太子李亨分兵。李亨不久后在灵武称帝,遥尊入蜀的玄宗为太上皇,大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时局混乱,藩镇将军、诸王都获得了比原来大得多的权力,纷纷招募人才,发展势力。高适放弃了刚刚得到的鸡肋般的基层小官,加入哥舒翰的幕府,由此踏上发达之路。李白在避乱一阵之后,得到永王李璘的征召,追随李璘讨逆。杜甫则在长安陷落后被困城内一年,然后逃奔灵武追随朝廷。
怀着同样的理想,上了不同的战车。从此之后,三个人的命运皆不由自主,被带往不同的方向。
马嵬事变后,国家分成了“皇帝的朝廷”和“太上皇的朝廷”。两个朝廷看上去职责分明,而事实上都在为夺取权力暗暗努力。在没有收到太子继位的消息前,玄宗发布一道命令,让太子李亨、盛王李琦、永王李璘分别统帅军队,从不同路线发兵收复失地。得知李亨继位的消息后,他也并没有撤回命令,暗中希望几个儿子互相牵制。
李白参与的永王的军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上的。在李白替李璘写的一系列诗中,他乐观地赞颂永王部队的整齐与未来战斗的勇猛,期待着在平叛战争中建功立业。
而高适,加入了李亨的阵营。为了捍卫新的唐肃宗的地位,他受命带兵出征,目的却不是安禄山,而是李璘。
皇权争夺像是神仙打架,最后中招的,全都是凡人。永王起兵4个月,李璘被杀,李白作为“附逆者”下浔阳狱,四周一片喊杀声。绝望之余,李白给自己的几个有势力的朋友写了信,恳求他们伸出援手,其中一封《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写给了专门负责永王案的高适。然而,高适没有回。
人人都可以谴责高适的无情,但高适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个蹭蹬半生、50岁才得到人生第一个官职的人——还只是个打杂的“封丘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因为安史之乱,才得到难得的上升机会。要不要为了友情放弃掉?对他来说,这个选择很容易做。何况李白牵涉的不是一般的案子,后来为李白伸手的崔涣,没过多久就被以“惑于听受,为下吏所鬻,滥进者非一”的理由解除现职,救李白之危险可见一斑。高适没有留下对此事的只言片语,他像一个标准的官场人,把内心深深埋了起来。
之后的岁月,李白被流放再遇赦放还;高适一路腾达但甘苦自知;杜甫始终靠真心活着,因此坎坷万分。在杜甫艰难求生于蜀中的时候,正做蜀州刺史的高适多次给予老友救济。
李白再也没有原谅过高适,他后来写过两首诗,都被认为是讽刺高适所做,其中之一为《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穽,壮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还有一首《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惟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杜甫保持了对高适的友谊,除了感激他当刺史时的救济外,对他后来的无视,杜甫也没有过怨言。他理解高适的身不由己。
高适此后一直在升官,但在他60岁时,曾给杜甫写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怀念他当年在梁宋客居的岁月,感慨自己后来辜负了书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山东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杜甫始终在怀念着他们之间的友谊,他对李白的思念贯穿了他的后半生。他写了很多首给李白的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就是其中最痛的一句。
李白公元762年死于贫病交加,高适死在3年之后。唐肃宗死后,唐代宗即位,皇与太皇之争成过眼云烟。永王璘案被昭雪,但是李白他们,已经看不到了。
2023.7.7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