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首届北京樱桃文化节上月启动。樱桃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果品,最先应时上市,故《太平御览》称:“樱桃,为树则多荫,为果则先熟。”樱桃便有了“春果第一枝”的美称。
北京栽植樱桃树始于何时,尚无详考,但元代熊梦祥在《析津志》中已有“含桃大如珠”的记载,由此可见,至少在元代,北京地区已有樱桃树栽植了。
明清时期有关北京栽植樱桃树的记载较多。明末清初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曾提到今天海淀冷泉一带“每春时樱桃花开遍山谷”。明末御史周亮工在《因树屋书影》中也有记述:“白樱桃生京师西山中,吾师北海先生(孙承泽)退谷(今樱桃沟)前有一棵,岁以数十粒相贻。予有‘花间婉转风团玉,月底依微露洗珠。自浣绛唇歌白苎,任他红泪滴冰壶’句,先生谬加叹赏,但味微酸,亦不及朱樱之甘硕也。”周亮工系孙承泽弟子,而孙承泽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即在退谷隐居,此时距明朝灭亡不过十余年,因此周亮工所记的这棵樱桃树可能在明代就有了。
据《北京果树志》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年)《房山县志》有“樱桃有红白二种”的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密云县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宛平县志》、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大兴县志》、康熙六十年(1721年)《平谷县志》、光绪十一年(1885年)《昌平县志》等,都有关于樱桃栽培的记载。诸多记载足以说明,清代北京地区已较为广泛地栽培樱桃树了。
但北京历史上所栽培的樱桃与今天市面上所见到的樱桃有所不同,主要是毛樱桃,种植面积并不大,多散生于两山夹持、常年有流水的沟边坡沿,土层较厚、背风向阳而又阴湿之处,同时也植于园林。其果实成熟早,果形小,状似珍珠,色泽艳丽,味鲜美,用于鲜食或观赏。
京西有两个樱桃沟,均以历史上盛产樱桃而得名。一条位于香山十方普觉寺(卧佛寺)西侧,最初称“水尽头”,清代称“退谷”,明末清初孙承泽在此隐居,其号“退谷居士”,因此得名。“樱桃沟”之名最早见于乾隆御制诗。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月,乾隆皇帝驻跸香山静宜园时,曾到十方普觉寺瞻礼,游赏水源头、含碧亭等处,并题“石壁临天池”诗注:“卧佛寺西北樱桃沟有泉至观音阁,石壁下蓄有天池。”清代樱桃沟里有上千棵樱桃树,每当三月樱桃花开和五月樱桃成熟时就引得众多文人雅士到此行游。康熙年间进士汤右曾到此游览后写下“樱桃花万树,春来想灼灼”的诗句。“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于乾隆元年(1736年)也曾到此一游,留下“山中卧佛何时起,寺里樱桃此日红”的佳句。清朝后期,因无人管理,沟内的樱桃树所剩无几。樱桃沟外有个很小的村落,有徐、姜两姓人家,他们见樱桃沟里的樱桃树已经很少了,便从别处买来百余棵品种上好的樱桃树苗种到樱桃沟里,并精心管护。十几年后,沟里的樱桃树又渐渐多了起来,结出的樱桃又大又圆,其味道酸甜中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另一条樱桃沟位于门头沟东北部,因地处妙峰山下,也称妙峰山樱桃沟,是一条长达22公里的沟谷,其种植樱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曾为皇室贡品。这里的樱桃据说还与慈禧有些渊源。据曾在慈禧身边任职的女官德龄回忆,慈禧太后晚年爱吃的菜肴中,有一味“樱桃肉”。其做法是将肉切成棋子大小装在瓦罐里,加清水和调味料慢慢煨,再放上新鲜的樱桃,煮上几个时辰后樱桃化在汤里,酸甜味浸到肉中,肉丁吃起来略带酸甜,香而不腻。而制作这道樱桃肉的樱桃便来自妙峰山下的樱桃沟。这里土质好,加上山泉灌溉,所产樱桃色泽鲜艳,果肉细密,酸甜可口,品质上乘。每年端午节前夕樱桃成熟时,宫里便派人到樱桃沟督办樱桃采摘事宜。先由山民从山上采回上千斤樱桃,然后一粒一粒地精挑细选,既要大小均匀,还要色泽鲜艳,选好后,送至宫中。
如今,北京地区常见的樱桃主要为欧洲甜樱桃,也称大樱桃。这种樱桃最初引入是在山东烟台,约在19世纪70年代,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侨民、船员等人引入的。
据《满洲之果树》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恩斯来山东布教,随身携带了他喜欢吃的大樱桃苗,打算在异乡种植,以便能经常吃到家乡的樱桃。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今天山东烟台卧龙山,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樱桃栽植。起初,他带来的十余个樱桃品种成活了没几棵,于是他又托人带来多个樱桃品种,几年后终于果实累累。1880年至1885年,烟台莱山区樗岚村的王子玉从朝鲜引进那翁品种,1890年又有芝罘朱家庄村的朱德悦通过美国船员引进大紫品种,这些品种到民国初期传到山东沿海各地,后被移植到内地。大樱桃果粒大、皮薄、核小、肉嫩、味美、色艳,颇受人们的青睐。上世纪20年代,京西裕民、琅山两果园最先引入试栽,新中国成立后栽植数量有所增多。50年代主要在庭院栽植,后在海淀、石景山、平谷、房山等地逐渐建起小面积樱桃园,80年代以后逐渐推广栽植。近二十年来,大樱桃在京郊广泛种植,北京地区本土所产的毛樱桃种植则大为减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