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茶 一盏天下事|世界速看料

2022-12-30 05:40:51

来源:新京报

二十多年前,福州的饭店里上的还是本地的茉莉花茶,后来闽南安溪的铁观音悄然大行其道,再往后流行的茶成了普洱、福鼎白茶和武夷山的金骏眉。短短二十多年,饮茶的风尚已经一变再变,想想千年以来,这样的变化又发生了多少次呢!

茶也许不算生活必需品,但对茶的嗜好变化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比如,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东南亚和欧洲的茶叶主要来源是东南沿海,经过一番改良的英式红茶又经过香港等地回归中国大陆,这就是茶叶背后的国际“大格局”。

那么闽茶的“大格局”始于何处呢?


(资料图片)

饮茶风尚的变迁

在建瓯东峰镇的北苑御焙遗址有一方北宋摩崖石刻:“建州东凤皇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东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属三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御茶堂;后坎泉甘,宇之,曰御泉;前引二泉,曰龙凤池。庆历戊子仲春朔柯适记。”这里就是宋代御用北苑龙凤团茶,也就是最早具备贡茶身份的闽茶原产地。

早在唐代福建即已产茶,苏轼在《叶嘉传》中以拟人口吻,将茶从中原传入闽地的历程娓娓道来:“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当饮其惠矣。’ ”随着唐末五代北方士人大举南迁,闽国建立,闽北武夷山区的茶叶种植和加工业迅速兴起。闽国龙启年间(933-934年),建瓯人张廷晖将自家“周三十里”的北苑茶园献给小朝廷后,当地开始进行官焙贡茶的生产。南唐据有闽地后,同样以北苑茶进御。

宋代,建州北苑茶仍被列为贡品,并颁赐了龙凤模具,以为殊荣。宋徽宗《大观茶论》称:“本朝兴,每岁命自建溪献茶,龙团凤饼因以名冠天下。”由福建转运使丁谓创制的团茶,是将茶叶“杂以香药”制成的,碾碎后方能冲饮。早先,北苑每年进贡大龙凤团茶各二斤,八饼为一斤。精通茶事的书法“宋四家”之一蔡襄知建州时,改为二十八饼为一斤的精制“小龙团”,以龙脑香入茶,每饼值黄金二两,极为贵重。苏轼在《荔枝叹》中记述:“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宋人《袖中锦》将建州茶与“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蜀锦”并称为“天下第一”。

不过,虽然建瓯北苑也属于“大武夷”范畴,武夷茶和北苑茶同属建州茶,但仍然因产地不同而被区分对待。尽管蔡襄很欣赏武夷茶,认为品质在北苑茶之上,可惜由于山区烘焙技术不佳,又贪图利润以次充好,因此世人不甚看重。直到元代,方才在武夷山设置茶场官员和官焙,将武夷茶选为贡茶,名声方才不胫而走。元人林锡翁《咏贡茶》诗云:“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将武夷洞天福地与贡茶名产联系在了一起。

元代的“御茶园”遗址,今日尚存于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之畔。当时,茶园东侧尚有祭祀茶神的“喊山台”,每年惊蛰,崇安县令率茶园官员场工宣读祭文:“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子,万年元替!资尔神功,用伸常祭。”众人齐呼:”茶发芽!茶发芽!”堪称与茶有关的一大信俗盛事。

自元代开始,武夷山的晒青、蒸青散茶,已与饼茶并行不悖。随着饮茶习惯变迁,散茶取代饼茶成为主流,明太祖朱元璋更因饼茶靡费,诏令改芽茶入贡。此时的武夷茶与今日已经愈发接近。虽然嘉靖三十六年,武夷山255年的贡茶历史被废止,但武夷山的茶名,已闻名遐迩。明末名人冒辟疆在《岕茶汇抄》中称“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州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按,南唐以建州北苑茶进御之后,宜兴阳羡贡茶失去了贡茶地位;时过境迁,武夷茶又将北苑茶取而代之,至今仍稳坐闽茶头把交椅。

明末清初,随着工艺改进,武夷茶由绿茶逐渐转为今日的乌龙茶型岩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但一次武夷山之游,用上了小盏啜饮,武夷岩茶的韵味终于在美食巨擘口中流芳:“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闽茶背后的国际格局

武夷茶不仅广受国人喜爱,更被客商销往世界各地。在海禁严厉的时期,茶叶除经由“广州十三行”外销,还经由江西铅山,取道汉口北上,由晋商贩运至口外、库伦、恰克图等地,最终输入欧洲。海内外对武夷茶的需求惊人,仿冒品也就应运而生。道光年间,梁章钜《归田琐记》述,“武夷九曲之末为星村,鬻茶者骈集交易于此。多有贩他处所产,学其焙法,以赝充者,即武夷山下人亦不能辨也。”彼时,武夷茶已经分为四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竞尚武夷茶,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山中则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种,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号称名种者,实仅得小种也。又等而上之曰奇种,如雪梅、木瓜之类,即山中亦不可多得。”西人推崇的“正山小种”,得名即源于此,以“正山”区别于“外山”标明产地,以“小种”标明品类,但它其实是一种发酵型红茶,其工艺起源于军队过境以茶青为垫包宿营,茶农以松针炭焙烘干“抢救”的一次意外。

也正是在道光年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在《南京条约》中,英国要求开放福州港通商,这是除早已进行通商贸易的广州之外,“五口通商”中唯一新增的省会城市。为何即使清政府强烈反对,英国也要让福州成为通商口岸呢?这是因为福州是离武夷山最近,又有闽江水路沟通的海港,相比广州节约了3/4的里程,会极大地促进武夷茶的贸易。

起初由于地方官员暗中阻挠,西方商人在福州一无所获。直到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广州和上海外贸瘫痪,1853年福建巡抚王懿德奏请“暂驰海禁”,福州的茶叶外贸终于兴起。美国旗昌洋行更进一步,携巨款深入武夷岩茶产区采办茶叶。该年,福州运出茶叶高达595万磅。从福州输出武夷茶,不仅保证了数量供应稳定,由于路程缩短,从福州运往伦敦的头春新茶比往年提前两个月之多,受到消费者热捧,故而英国造船师专门设计了“中国茶叶飞剪船”,让武夷茶快马加鞭运到英国。于是很快,福州运往美国的茶叶已是广州的两倍有余。

“福州之南台地方,为省会精华之区,洋行茶行,密如栉比。”茶叶贸易成为福州国际贸易中的重点,对福州城市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茶商洋行也成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武夷山区星村、赤石等地的茶叶贸易也愈发兴旺,茶商在下梅等地建设了精美的祠堂、民居,今日古韵犹存。1860年代,苏格兰摄影家约翰·汤姆逊从福州溯闽江而上,记录了闽江上游武夷山区的风景,作为对“万里茶道”起点的报道,这一机缘使得我们今日仍能管窥一个半世纪前的闽北风土人情。

然而,进入20世纪,武夷茶的对外贸易由盛转衰,也正是在福州开埠之后种下的因果。1849年,受东印度公司派遣,著名“植物猎人”罗伯特·福钧来到武夷山,将珍贵的茶树树苗和树种偷运出国,还带出了8名制茶师,一起前往印度大吉岭试验种茶。经过多年努力,武夷山“大红袍”的苗裔大吉岭红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高香红茶,茶叶种植还推广至印度全境、斯里兰卡、缅甸等英国殖民地,最终在国际市场上击败中国茶叶。一个陈旧的老帝国,在面对新型帝国从政治到经济方方面面的侵略而乏力抵抗,武夷茶的兴衰,是这段历史的一个小小缩影。

不过,如今我们又可以自豪地说,今日武夷茶的复兴,由中国人自己主导。大红袍作为武夷岩茶的代表,原本仅产自九龙窠生长的六株近四百年的母树,价逾黄金,普通人无从问津。1994年,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进行的大红袍无性繁殖研究取得成功,在此之后,与母树基因完全相同的茶苗,便可自由生长在与九龙窠相似的茶园里,将大红袍的“岩骨花香”传播到千家万户。

历经五代、两宋、元明清直至今日,千年来的武夷茶史,实为一部以武夷山区为中心,闽江流域为纽带的地方小史。“茶中天下事”,真是名副其实。

□张继州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武夷山的 龙凤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