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流行服饰中的质孙服与辫线袍|天天精选

2022-12-27 05:40: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由于影视剧中讲述元朝历史的很少,大家对于元朝流行的服饰了解也不多。蒙元时代是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蒙汉制度杂糅,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也体现在服饰上。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为了方便骑射、涉草行走,服饰上整体呈现出窄袖、束腰带、穿皮靴、合绔的特征。在保留本民族服饰特色的同时,“进取金、宋,远效汉、唐”,吸取汉族服饰的特征。


(资料图片)

每个朝代新建之初,都需建立新的舆服制度来确立皇权。服饰作为一种手段,有区分贵贱、尊卑的作用,元朝统治者对于天子、百官的服饰采用了“双轨制”,既有汉制的衮冕系列,也有蒙古民族特有的质孙系列。此外,对民间百姓的服饰也做了严格的限制。

“质孙宴”是元朝最为隆重的盛宴,在这场盛宴上统一着“质孙服”。“质孙”在蒙语里是“一色”的意思,就是统一颜色的服装,通常同颜色一致的帽子、腰带、鞋子配套出现,在元朝属于独具特色的国宴礼服,均由天子赏赐而得。所以对于元代的贵族来说,拥有质孙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外国使者记录质孙宴的盛况时曾这么描述:“第一天,他们都穿白天鹅绒的衣服,第二天穿红天鹅绒的衣服,第三天,他们都穿蓝天鹅绒的衣服,第四天,穿最好的织锦衣服。”

元朝统治者在服饰上喜欢追求奢靡之风,鼎盛时期,忽必烈在一次质孙宴上选出一万两千名怯薛(元代的禁卫军,类似明朝的锦衣卫),每人赐予十三套质孙服,每一套都镶有珍珠、宝石,每件礼服价值一万金币,十分华贵。质孙服的材质选用织金锦,也称“纳矢石”,是元朝统治者特别偏爱的织造工艺,将金线融入花纹的制作中,使服饰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元朝立国后,就开始筹备建立织造局,有些织造局专门生产织金锦,满足天子、贵族百官的需求。民间不允许制作质孙服,官府制作的质孙服也不允许流入民间。

史料中几乎都是对质孙服颜色、面料的描述,没有对形制做具体的描述。有种说法是说它类似于辫线袍。辫线袍“制如窄袖衫,腰作辫线细褶”,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袍服。不同于其他袍服,它的主要特征是腰间不计其数的细褶,窄袖束腰,上紧下宽,紧身轻便,便于骑射,又利于保暖,非常符合游牧民族的服饰特征。

辫线袍最早为戎装,形制上便于统一且利于活动,上到贵族下到底层人民,均穿辫线袍,区别在于材质与做工。而王公贵族们穿的质孙服,与辫线袍的区别在于:有腰线,但无腰间的细褶。

后来,明代的统治者也看到了辫线袍便于活动、穿着舒适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继承和发展。明代的皇帝在外出骑马时所穿的“曳撒”就是由辫线袍发展而来,在形制上做了加宽加长的处理。

元代对于服饰的颜色花纹也有明确的规定,以青、白、红、绿为尊,老百姓只允许使用暗色系的棉麻布、葛布和丝织品等。除此之外,蒙古族的袍服以交领右衽为主。“左衽”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但随着蒙古族与汉民族的交流日益加深,服饰的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只不过一部分地处边疆的蒙古族仍然保留着“左衽”的习俗。

在元朝,女性与男性的服饰形制大体相同,所以会出现男女难辨认的情况。同样,随着蒙古族与汉民族文化逐步融合后,汉族主要服饰审美是褒衣博带,以宽大作为时尚,所以蒙古族女性的袍服慢慢形成大袖、小袖口的大袖袍。结婚的贵族女性的袍服更为宽大,像汉族的道袍一样。

元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并没有照搬草原文化,而是部分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不断融合及发展。其服饰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既有蒙古族的草原风情,又有汉民族的特征,形成元朝独特的服饰风格。

文/子姜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蒙古族的 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