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 窥一方以见天地

2022-12-09 07:42:45

来源:北京日报

“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从远古的石镜到现在的玻璃镜,小小的镜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它可照容颜变化,可作馈赠佳品;在历史长河中,它是祭祀大典的礼器,是劝人自省的警示物,亦是朝代兴衰的见证者。


【资料图】

第一面玻璃镜诞生于威尼斯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之都威尼斯生产出来的。自公元9世纪之后的几百年间,威尼斯的玻璃制品被欧洲人视为珍宝,供贵族们使用。1317年,威尼斯的玻璃匠人在试制彩色玻璃的过程中,发现本来浑浊的玻璃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逐渐变得清澈,正是这个偶然的举动使得透明玻璃被发明了出来。有了透明玻璃后,玻璃工匠们便开始摸索用玻璃制造镜子的方法。首先,他们将金属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然后将它和玻璃合在一起,试图制成玻璃镜子。这种方法制成的镜子在一开始确实有不错的效果,但由于金属板和玻璃之间存在缝隙,空气和水十分容易进入到缝隙中,从而氧化腐蚀金属板,因此这种方法制成的镜子用一段时间后就变得模糊不清了。为了减少金属的腐蚀,制作师们开始尝试先将金属融化,再倒在玻璃上,希望能做出效果更好、使用时间更长的镜子,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508年,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先将锡箔贴在玻璃表面,再将水银倒在锡箔上,水银将锡溶解后形成了一种银白色合金,这层合金牢牢地黏附在玻璃面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玻璃镜子。这种制作工艺在当时十分复杂,做一面镜子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此,玻璃镜子成为了王公贵族们的奢侈品。1600年,佛罗伦萨贵族玛丽·德·美第奇与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曾以一面小小的玻璃镜作为贺礼,由此可见,玻璃镜子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礼物。

虽然使用水银合金镀层后,镜子的效果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毕竟水银属于有毒金属,且当时的威尼斯人对制镜技术进行了垄断,使得玻璃镜并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直到1835年,德国化学家发明了化学镀银法,才使得玻璃镜真正走入大众生活。这种制镜方法不是将水银合金镀层直接粘在镜子后,而是依靠一种名叫银镜反应的化学方法。它的原理是先将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和氨水混合制成银氨络合物,再向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这样,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便可被葡萄糖中的醛还原成金属银微粒,从而附着在玻璃表面,形成光滑平整、反射率好的金属面。为了延长银面的寿命,制作者还会在银层表面封上一层保护漆,这样,一面耐用精美的镜子便制成了。这种方法比水银制镜法更为方便和安全,且不受玻璃面大小的限制,因此,化学镀银法逐渐在世界上流传开来,玻璃镜也不再是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使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铝镜。他们在真空中将铝加热蒸发,金属铝形成的铝蒸气接触到玻璃表面后,会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铝膜。用这种方式制成的铝镜不仅成本比银镜更低,方法也更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至今,镀铝玻璃镜和镀银玻璃镜仍是应用最广的两种制镜方法。

从“鉴于止水”到磨石为镜

在镜子发明出来之前,古人都是利用平静的水面来照面的,而用于盛水的器皿,古人称之为“监”。甲骨文常以字形见意,“监”字的甲骨文形状恰似一人弯腰俯首望向一器皿。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郭沫若也曾在《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中写道:“古人以水为监,即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种水盆即称为监。”而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当盛水的容器由陶瓦变为青铜等金属器皿时,人们便用加了金字旁的“鉴”取代了“监”。清代的《说文解字注》中标明“监与鉴通假”,可以说明古文中的“监”“鉴”均是镜子或照镜子的意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便是《庄子·内篇·德充符》中的名句。

虽然我们已无法得知古人第一次在平静的水面照出自己影像时的情形与心情,但从古籍和传说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最早的实体镜子的痕迹。相传,神州大地第一面镜子的发明者是黄帝的次妃嫫母。嫫母上山挖石料时,看到一块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当她拿起石头后发现,自己的相貌依稀出现在石头的表面,心中颇以为异。回宫后,嫫母抚摸到石头表面有些凹凸不平,便用磨具在石头表面打磨起来,随着石头表面变得光滑平整,自己的相貌也越来越清晰。后来,黄帝得知此物,大为赞赏,并命人继续用石片制作了许多这样的镜子。从此,镜子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便是嫫母磨镜的故事。

虽然传说无从考证,但古人确实很早就掌握了利用固体对光线的反射进行视物的原理。在世界考古发掘史中,距今已知最早的镜子源于公元前6500年至5700年安纳托利亚人(即现在的土耳其人)的黑曜岩石片。黑曜石是从活火山流出来的岩浆突然冷却后形成的天然矿石,其主要成分与石英一样,都是二氧化硅,具有高反射、高穿透等特性。黑曜石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广泛,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地处山区的人民都曾将其视为镜子的制作原料之一。中国台北市故宫博物院曾展出一面清代顺治时期由传教士进贡来的黑曜石镜子。由于当时鉴定技术还不成熟,乾隆皇帝和道光皇帝称其为“黑玉镜”“乌玉镜”,后来经研究人员考证,该镜子属于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生产的黑曜石镜。在阿兹特克文化中,黑曜石镜常与宗教联系在一起。

有据可查的“中国第一镜”也是一面黑色石镜。它是1973年在上海金山亭林遗址出土的一面黑色板岩石镜,直径20厘米,厚0.4厘米,当表面沾有清水时光可鉴人。该石镜所在地层处于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层,经碳14测定距今超过4000年。该遗址同时出土了大量的玉、石、骨、牙雕饰品,结合石镜的发现,可以推测在新石器时期,良渚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艺品制作能力,且已经开始在意仪表方面的问题。

从祭祀礼器到大众生活用品

纵观人类历史,除了石头,金、银、铜、铁、水晶等都曾被古人当成制镜的原材料,但流传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还要数铜镜。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便已掌握了铜锡合金的冶炼方法,并制作出青铜镜。伊朗、巴基斯坦等地也相继出土过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青铜镜子。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青铜镜子为齐家文化铜镜,距今大约4200年。20世纪70年代,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三面圆形铜镜,分别来自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和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其中广河齐家坪出土的长方钮小铜镜直径6.2厘米,厚0.3厘米,镜身光滑无饰,唯背面中间有一桥形钮,这是我国迄今发现铸造时间最早的铜镜。齐家文化铜镜的出土,将我国青铜镜的铸造时间提前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最早使用铜镜的时间相当。

铜镜起初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物品。在商代,铜镜属于祭祀礼器。春秋战国时期,铜镜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随着冶铜技术不断精进,战国时期出土的铜镜大多薄而轻巧,背饰纹样繁复华丽,有的铜镜还饰有同心圆、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这不仅需要高超的锻造能力,还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这反映了华夏祖先在应用数学领域的造诣。同时人们发现,战国时代的工匠能够将镜面做得微微凸起,这样便可弥补因镜面较小导致不能照见全容的问题。

西汉时期,镜子慢慢走进了大众生活,这也是铜镜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镜子的背饰纹样除了延续战国时期的纹样外,还增加了神兽纹、神话人物纹和龙虎纹等象征吉祥的样式,同时,当时的人们也喜欢在镜子背面铸上有美好寓意的铭文,如象征长寿的“千秋万世”“寿敝金石”,象征家庭幸福的“长保二亲”“夫妻相宜”,象征国家昌盛的“天下太平”“中国安宁”等。有的制镜人甚至会将自己的姓氏铸于镜上,体现了铜镜在民间的普及。1991年,徐州的汉楚王陵墓群3号墓曾出土过一块神奇的透光镜,当光线照射在镜子表面时,镜子背面的纹饰能够在阴影处显现出来,恰似整面镜子被光穿透一般,古人的制镜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唐代,镜子在形制上有了新的突破。唐镜不仅吸纳了西方的海兽葡萄纹,亦会在镜子上描绘打马球等现实生活图景。同时,唐镜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菱花镜、葵花镜、方亚形镜等异形镜被铸造出来,纹样和造型的创新体现了大唐盛世海纳百川的气度与文化自信。唐代诗人张籍在《白头吟》一诗中写道:“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可知在当时,扬州是铜镜的主要产地。

宋代更注重镜子的实用性,开始流行铸造带柄的铜镜,纹样记录了当时的世俗繁华。到了元代以后,铜镜的质量和艺术水平开始呈下降趋势,明清时期铜镜的背饰不复前朝的繁复华丽,更多的是在素背铸上制作年月。随着西方的玻璃镜开始传入中国,铜镜也逐步被玻璃镜所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象征修身自省寓意美好团圆

从石镜到玻璃镜,人们在使用镜子的过程中,为其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

镜子能照见面容,让使用者了解自身容貌上的不足,因此古人常赋予镜子自我反省的内涵。《战国策》中有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说的是齐国大臣邹忌的身边人都夸他比城北徐公美,然而邹忌通过“窥镜自视”,发现“弗如远甚”,于是他劝谏齐威王也不要被身边人所蒙蔽,而要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建议。经常照镜自省,是古代仁人志士律己修身的方法和美德。《韩非子》中提到:“面失镜,则无以正鬓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意思是失去了镜子,就无法端正自己的容貌,而道德规范是行为的镜子,如若失去则无法规范自己的言行。古人“镜子论”中最有名的一段佳话,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悼念大臣魏征时说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征)逝,一鉴亡矣。”而《庄子·内篇·应帝王》中指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说的是圣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准确真实地感知事物,不受外部的干扰,不违背事物的本身,是一种本我的体现。《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同样被赋予了劝惩之效,警告世人在充满诱惑的人世间要明心见性。

镜子作为日常之物,在民俗文化中被赋予了美好团圆、辟邪消灾等意象。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集》中记载:“近代婚礼……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钮”,其中“结镜钮”被赋予与“结发为夫妻”同等的美好寓意,是一种普遍的婚嫁习俗,可见镜子在当时人们的婚姻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宋代词人李志远《碧牡丹》中写道:“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其中,破镜重圆引用了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的爱情故事:南北朝末年,隋文帝杨坚为统一全国,举兵南下,陈国国破,徐德言与乐昌公主被迫分离,二人将一圆镜一破为二,各执一半,多年后以破镜为信物,夫妻二人终寻得对方,阖家团圆。旧时,徽州人家中客厅的长桌上常在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间放一座时鸣钟,以取“终(钟)生(声)平(瓶)静(镜)”之意。

一面小小的镜子,凝聚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反映出人类对仪容仪表的日益重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正可谓“窥一方以见天地,阅千古而照今朝”。

大开眼界

奇妙的透光镜

上海博物馆收藏着这样一面神奇的汉代镜子:它的外形虽与普通圆形铜镜无异,但每当光线照在镜面上时,就能将镜子背面的纹饰反射出来,恰似整面镜子被光穿透一般,这便是西汉时期的能工巧匠制成的透光镜“见日之光”。该镜直径7.4厘米,整个镜子仅有50克重,镜背面内圈绘有八曲连弧文,外圈刻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考古人员便以此为镜子命名。

“见日之光”镜并不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面透光铜镜。实际上,这座博物馆收藏着四面透光铜镜。透光铜镜在中国古代曾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早在隋朝末年,作家王度在《古镜记》中便有了对透光镜形象化的描写:“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以及清代徐元润的《铜仙传》等书中均有关于透光镜相关的记载。

当时的西方,有人将透光镜称为“魔镜”。但遗憾的是,透光镜的技术到了宋代便失传了。透光镜如此神奇,从古至今许多研究者曾对其原理进行探讨,宋代作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透光镜的铸造原理:“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而后也有人对其成因进行猜测,但均未有定论。直至20世纪50年代,经过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光学系研究人员的反复试验,终于解开了透光镜神秘的面纱。透光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铜镜镜背存在着薄厚不一的图案,淬火时,薄处冷却得快,厚处冷却得慢,由此产生的收缩应力使得厚处镜面下凹,薄处镜面凸起,形成与镜背图案相对应的凹凸面,相当于镜面上存在许多凸镜和凹镜。在反光时,凹镜能使光线会聚,显得较亮,成像在透镜焦点之前;而凸镜会使光线发散,显得较暗,成像于透镜焦点之后,最后就形成了明暗过渡自然的图像。

古人的制镜技术至今仍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一面小小的透光镜,凝聚着中国古代匠人们的智慧,绽放出灿烂的文明之花。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