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秋风习习,正值出游佳期,很多市民都愿意前往颐和园游览。若您泛舟昆明湖上,远眺万寿山,可以看到一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南麓,自下而上依次是“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晖殿、南山门、佛香阁以及智慧海等建筑。
您若登岸拾级而上,经过二宫门,从德晖殿顺着八字台阶登上金刚墙,便是佛香阁的南山门,亦称“导养正性门”。穿堂而过,万寿山建筑群中的核心建筑佛香阁就映入眼帘。佛香阁高达36米,建于21米的方形石台基之上,高耸入云。此阁参照钱塘江畔的六和塔设计,三层八面四重檐,四重檐下分别悬挂有匾额,自上而下分别是“佛香阁”陡匾,以及“式延风教”“气象昭回”“云外天香”三块横匾。阁内供奉有一尊明万历年间的千手观音铜像,法相庄严,惟妙惟肖。游人登临这里,整个昆明湖乃至方圆十余里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谁能想到如此美轮美奂的佛香阁,竟是一座“替代品”呢?实际上,乾隆皇帝的初衷是在万寿山上修建一座名为“大报恩延寿寺塔”的九重宝塔,作为庆祝母亲崇庆皇太后六十寿诞的礼物。除了为母贺寿之外,乾隆皇帝尚有私心,即满足自己对园林景观的追求与偏好。
高宗弘历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行了首次南巡,此后一发不可收,六下江南,领略了花灯十里、五水辐辏的水乡盛景,尤其是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令他流连忘返。园中有一座名为“嘉树堂”的建筑,倚窗西望,惠山之上的龙光塔历历在目,犹如人在画中游,颇有意境。但江南虽好,岂可常驻?返京后的乾隆皇帝打定主意,要在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中仿建此景。于是,一座名为惠山园(嘉庆皇帝改称谐趣园)的园中园拔地而起,而其中的载时堂(嘉庆时改称知春堂)也就相当于“山寨版”的嘉树堂。按乾隆皇帝的设计理念,万寿山上的九重宝塔,其实和惠山园的载时堂是配套工程,以实现西窗塔影的景观效果。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彼时的大报恩延寿寺塔已经修建到第八层,只差一层即可完成九级浮屠。乾隆皇帝却突然降下圣旨:“万寿山延寿塔工程遵旨停修”,改建“佛香阁”。至于“拆塔改阁”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成为北京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传说在建塔过程中施工人员挖掘出一座古墓。关于墓主人的身份,有人说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后弘吉剌·察必(民间称瓮山娘娘);还有人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万贵妃。总而言之,这位娘娘临终之前留有遗言:五百年后有天子替我守陵。然而,传说故事始终是故事。且不说察必皇后、万贵妃薨逝后各有埋骨之处,即使塔下真有某位前朝后妃之墓,工匠们也应该在地基打桩时发现,而不是等到修至八层之际,因此完全经不起推敲。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由于建塔之初地基没有打好,宝塔在修建过程中出现了倾斜,存在坍塌的风险,这才被迫改建为层数相对较低的佛香阁。
不过,咱们现在看到的佛香阁已不是乾隆时期的原貌,而是晚清光绪年间复建。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逼近京师。僧格林沁统率满蒙骑兵在通州八里桥阻敌失败,咸丰帝“北狩”热河。当年10月7日,英法联军在海甸镇(今海淀)会合,随即对包括圆明园、清漪园在内的“三山五园”进行劫掠、焚毁,此即“庚申之变”。
同光年间,清政府多次有重修西郊诸园之议,终因财政捉襟见肘,选择重建清漪园,取“颐养冲和”之意,改名“颐和园”。尽管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皇室对颐和园的重建工程仍投入了巨额资金,慈禧甚至不惜为此挪用海军军费;仅仅是佛香阁这一项工程,就花费了白银78万两,竣工后成为皇太后的礼佛之所。只是复建后的佛香阁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的盛景;阁内的千手观音铜像亦不知所踪,仅仅用泥胎塑造了“一佛二弟子”站像。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西城区万寿弥陀寺大悲殿的夹壁墙中,意外发现了流失在外的佛香阁千手观音铜像,这才完璧归赵,不得不说是一段传奇。(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