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资讯:深雪里的一场梦

2022-09-13 07:39:44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资料图)

张猛编剧及执导的电影《钢的琴》,首映至今已接近十二年了,却让我常看不厌,每每重温都有新的体会。片中的父女、夫妻、朋友和同事,每段关系都耐人寻味,其间的起落折转,那些藏在生活缝隙里的苦乐、唏嘘或是感动,明明遥远,却如发生在你我身边。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的东北,一座传统工业城市正在经历改革的阵痛。王千源饰演的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了,为求生计与一班朋友合组了一支小乐队;妻子受够了捉襟见肘的日子,改嫁有钱的假药厂老板,还想从前夫手里夺下女儿小元的抚养权。陈桂林为了留住女儿,也为了圆女儿的钢琴梦想,与几位昔日的工友商议,在废弃失修的厂房里开始了一场大胆的计划——手造钢琴。

这个看似荒诞的造琴计划,却被编剧和导演以异常动情且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出生并成长在东北的导演,将深刻于骨血之中的故乡记忆以诗一般文艺且忧伤的语调娓娓道出:灰黑色厂区里的破败砖楼,骑着老旧自行车摇摇晃晃穿行的窄街,工人们因常年工作而染污了的棉线手套以及他们手里的铁皮饭盒。横移长镜头的大量使用,卷轴式呈现情景及人物,令影片节奏流畅绵延;而特写镜头的穿插及点缀,深描剧中人物关系并放大细微处的情绪,将剧中人的生活逼近至观者眼前,更易引起同情和共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人物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背景音乐对于叙事的映衬和烘托,如陈桂林与离异的妻子谈判时身后背景的巨大反差,又如他在冬日深夜独自弹奏钢琴的落寞和怅然。

为了将女儿小元留在自己身边,陈桂林万般无奈之下,曾经动过偷琴的念头。他和几位工友深夜潜入学校,试图偷走校内的一架钢琴。事情败露后,工友仓皇逃跑,众人都朝校外跑,陈桂林却偏偏跑回学校操场中。在空无一人的操场上,深夜,雪落下,他孤身一人,独坐琴前,安静弹了一首《致爱丽丝》。整个空间都是静谧的黑,只有钢琴前的一点烛光,将男主角内心的孤寂和伤感淋漓地展现出来。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于1810年的一首钢琴小品,虽说只有短短三分钟,却是“乐圣”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演奏技巧并不复杂,感情却极深沉,演奏者因年龄和阅历的不同,呈示的风格和效果亦多元:有的,从深沉中见出天真;还有的,从真纯中寻找深意。就像这部影片中,小元和陈桂林演奏的《致爱丽丝》,单从谱面上看并无差异,而细听时,后者旋律起落之间的欲言又止,更让人动容。

陈桂林雪夜弹琴的场景,乃至《钢的琴》整部电影,都像一场未竟之梦。最终男主角无奈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却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造琴计划。琴造成了,旧厂房的老烟囱被炸毁了,新旧交替之间,日子被这样推着向前移动。梦醒时,有遗憾失落,也有坦然。日升月落,现实如斯。

关键词: 捉襟见肘 背景音乐 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