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女中音和次高音的美国歌唱家玛丽亚·尤茵(Maria Ewing)于2022年1月9日在位于底特律的家中逝世,享年71岁。尤茵1950年生,母亲是一位荷兰移民后裔,父亲则具有印第安以及黑人等多种血统,因此她皮肤略黑,身材修长精瘦,不似一般女高音体态丰硕。由于她的音域兼具女中音和次高音,在她不长不短的演唱生涯中,扮演的歌剧角色五花八门,且唱遍了世界各国著名剧院,仅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就多达96次,可谓名满天下。1976年,通过在大都会出演《费加罗的婚礼》脱颖而出,开始了自己的演唱生涯。她所尝试演唱的作曲家作品包括莫扎特、普契尼、肖斯塔科维奇、理查·斯特劳斯、比才、柏辽兹等。尤茵1968至1970年在克利夫兰学院攻读声乐。1979年,她在英格兰的格林德伯恩音乐节出演了由彼得·霍尔执导的一部作品。两人于1982年坠入爱河并结婚,1990年离婚。
由于音域的跨度,人们对尤茵的演唱风格毁誉参半。她甫登舞台,一些观众便目不转睛地被她吸引,另一些人则认为她技术上有缺陷,因为她唱歌不太会表现连续性技巧,失之条达舒畅。此外她过于强调声音的轻盈,而忽视表现音色的质感,即在音色中缺少普通女高音那种醇厚、共鸣宏亮的颤音,因此被认为在技术上不能跻身于世界顶级歌唱家之列,其轻飘阴柔的音质无法胜任类似于《托斯卡》等汪洋闳肆富于戏剧性的角色。然而她技巧的复杂性却也并非无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她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演唱做派,这在她于1989年由她丈夫指挥的《莎乐美》歌剧中表现得尽善尽美,令人叹为观止。尤茵勇于创新,认为舞台就是释放情感、展示自我的地方。尤茵称她听腻了演员们总是谈论如何依托剧本融入“角色”,认为演员自己的想法和对“角色”的解读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她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在《莎乐美》一剧中甚至表现得有些诡异,但却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莎乐美》的故事取自于《圣经》一段不足200字的记载,遂演绎成一出剧本、一段美艳绝伦的七层纱之舞、一个让无数艺术家描绘和雕琢的女人。《约翰福音》中说希律王想在宫殿里看“女儿”跳舞,说只要她跳,就满足她一切要求,女儿说国王的半壁江山她都不稀罕,就要约翰的头。国王就命令砍掉了约翰的头,放在一个银盘里,女儿得以吻了约翰的唇。交待得就是这么简单,读起来了无生气。毫无浪漫气息,为什么要杀人而吻唇?于是艺术家、作家就来凑热闹了,先是勾画出天下美女莎乐美的身段线条,然后是她美丽绝伦的舞姿,其妖冶妩媚的眼神自然是逃不掉的。英国大作家王尔德就是看了这些画而来了灵感创作出剧本《莎乐美》。剧本的故事交待得清晰多了,希律王娶了兄弟的媳妇,先知约翰对此颇有微词,兄弟媳妇就不乐意了,唆使女儿莎乐美索要约翰的命。这不光是莎乐美妈妈的意思,其实莎乐美在剧本里对约翰也有种特殊的病态的爱慕,因其得不到约翰的爱,就要吻其死后的唇。剧本的氛围写得凄美,有颜色(笼罩在惨白的月光下)、有气味、有情绪、有悬念,不忍释手。最后一位凑热闹的是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将王尔德的剧本改编成了独幕歌剧,于1905年首次在柏林上演。斯特劳斯的创作颇受瓦格纳的影响,他欣赏德国派唱法,从而赋予《莎乐美》以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那样的音乐表达方式。不同的是少了冗长,使用强烈对比手法塑造莎乐美娇艳欲滴、妖魅淫放的极端形象:一个美丽女子狂吻银盘上血淋淋的头颅,直教人惊悚骇然。剧中难度最大的是莎乐美为得到约翰之头而跳的倾城之舞——七层纱舞,惊艳、妩媚、撩人,最后以裸体收场,极尽煽情。通常此舞都有替身,或将其作为异域风情舞单独加以炫耀,因此施特劳斯使用小提琴、中提琴、钢片琴、双簧管四种乐器的中音区来衬托莎乐美罪恶与妖娆交织的性格。尤茵则摒弃了怪艳撩人的舞姿,跳得纡徐凝重,往复百折,乃至笨拙却步步惊心,未将层层纱裙丢给希律王作为挑逗,而是抛向水牢中的约翰,表现出她歇斯底里的情欲。最后一层纱衣撩去的一瞬间是最神秘之境,其他舞者均半遮半掩,娇柔作态,唯独尤茵全裸毕现,以不落窠臼的手法诠释了莎乐美暴殄天物的残暴性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