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笔下的雪景画,并不鲜见,或雪景山水,或水墨雪图。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王维,其“雪画”更独步千古。不过,若论及冰雪竞技图,传承下来的佳作却不多见。如今能找到创作年代最早的,当属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冰嬉图》——描绘乾隆皇帝观看冰上运动的情景。此后直至步入民国时期,冰雪竞技跻身时尚运动,才屡屡见诸笔墨丹青。如今,借冬奥之机,让我们一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它们之真颜。
中国古代关于滑雪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书·北狄传》北室韦人“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关于滑冰的记载见于《新唐书·回鹘列传》载木马突厥“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激”,《宋史》亦载有皇家的“冰嬉”活动。
由于滑雪和滑冰作为一种交通方式或娱乐活动,主要流传于寒冬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聚落,或者只有在皇家林苑中才能得见,所以中国绘画史上罕有描绘滑雪和滑冰题材的作品,不过,描绘雪景的画作则是蔚为大观。被誉为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家王维,生平非常喜欢画雪,其雪景图,仅见于宋徽宗朝《宣和画谱》的著录,就有26幅。此外,五代时期有赵干的《江行初雪图》,宋代有范宽《雪景寒林图》、王诜《渔村小雪图》、赵佶《雪江归棹图》、夏圭《雪堂客话图》,元代有赵孟頫《九峰雪霁图》等,及至明清时期,关于“雪景图”的绘画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滑冰题材的画作,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幅手卷,皆为清代宫廷画家所作:一件是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绘的《冰嬉图》,一件是稍晚的张为邦、姚文翰合绘的《冰嬉图》。这两件作品皆是宫廷画家绘制后供奉给皇帝御览所用,记录隆冬腊月时节“善走冰”的兵士们,盛装在皇家西苑(今北海公园和中南海水域)里冰嬉的场景。受到皇家和官僚阶层的影响,清代北京民间,“冰上走”也是冬季流行的一项别有生趣的娱乐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英国摄影师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历史照片来看,当时北京的普通民众冬季主要在护城河上进行滑冰娱乐。
1925年8月,清逊帝溥仪离开皇宫后,北海始向公众开放,通过1927年著名物理学家汪德昭与爱人李惠年在北海公园滑冰的照片可知,此时北海公园冬季已经设有专门的滑冰场。同时,因为欧美国家在北京开办了燕京大学等很多教会大学,包括冰球、花样滑冰等冰上体育运动随之传入北京,并成为时髦。今天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组老照片,即1946年美国《Life》杂志摄影师路过北海公园时,拍下的一位年高66岁、且曾在清宫廷表演过溜冰技术的溜冰者吴桐轩,他在照片中展现出的一系列高难度滑冰动作,说明滑冰作为一种冬季娱乐活动或是运动,已经在北京民众中深有基础。在拍摄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老照片中,总能看到很多爱好者们在北海溜冰场留下自己的身影。在这一时期,最有名的滑冰爱好者,莫过于留学过法国和比利时的艺术家吴作人的妻子萧淑芳。
1935年1月,上海《良友画报》(第101期)刊载了摄影师魏守忠拍摄的一组《冰光人影》,记录了他在北海拍摄的北京溜冰名手,夏承楹、夏承楣兄弟,萧淑芳、萧淑熙姐妹,还有62岁高龄的齐子林表演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照片。夏承楹、夏承楣兄弟表演了探戈等双人舞和单人舞,齐子林表演了太白醉酒等,而4张萧淑芳滑冰的照片,则表演了单脚的“左足外刃前进,姿态优美,恍如凌波仙子”“右足外刃,步履斜乜,又如醉仙驾云间”“右足内刃前进,有翩若惊鸿之美”等。而萧淑芳不仅拥有极高绘画天分,还喜欢滑冰、骑马、游泳、打网球,“我天生喜欢人世间美的事物”,凡是时髦的体育运动她都去尝试,在她留下的大量年轻时照片中,举手投足流露出“民国范儿”。
1946年,吴作人和萧淑芳的朋友、共同任教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的艾中信创作了油画《滑冰》,画面上描绘的正是着蓝衣的萧淑芳教女儿在北海滑冰的情景。这件画作意在描绘出滑冰者的动势和速度感,因此对人物形象并不精雕细琢,而是速写式地表现出人物的姿势,形成一种印象主义绘画的视觉意味。画面中最有特点的是描绘冰面的大笔触,与滑冰者的动态形成呼应,增强了画面的动势。
1947年,另外一位同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的艺术家孙宗慰创作了夜景画《溜冰场》,展现的似乎是平地“泼水为冰”后众人滑冰嬉戏的画面。在画面中,同样出现了艾中信油画《滑冰》中的蓝衣滑冰者萧淑芳,此刻她并不是在滑冰,而是与站在护栏外的另外一名女子聊天。这件作品呈现的是,当时滑冰作为一项时尚的运动,在冬季的北京广受欢迎,甚至在夜晚都会有专门的溜冰场开放。在创作意识上,孙宗慰与艾中信都描绘和表现了北京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这两幅生动的画面应都来自于速写后的创作,朴实、浓烈的造型和色彩语言,呈现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真挚情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海、什刹海、颐和园,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冬季滑冰的好去处,尤其是在什刹海,还专门设立了“人民溜冰场”,场内有400米的跑道、冰球场和练习区。1952年春节第二天,北京市在什刹海举办了盛大的冰上运动会,组织了工人、学生、干部和市民共3000余人参与,比赛项目不仅有花样溜冰、冰球、中长距离竞速,还有“冬季体育锻炼标准”的溜冰测验。据《人民画报》1952年第2期报道,当时北京各大工厂和学校,都自己创造溜冰条件,如人民印刷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都在本单位修建了溜冰场,极大促进了北京冰上运动的开展。而下发至各大学和中学、被订入爱国公约的“冬季体育锻炼标准”,则明确了溜冰锻炼身体是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像北京育英中学、青年会等,都组建了自己的冰球队,参加此次比赛。
反映新中国初期冰上运动的作品,有1954年萧淑芳创作的油画《北海溜冰》、古元创作的版画《北海之冬》,1956年宗其香创作的彩墨画《北海打冰》等。三位艺术家皆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文艺为人民服务、表现现实生活创作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冰上运动人民性的一面,描绘了昔日皇家林苑,如今是人民的公园的一种视觉情境。萧淑芳的油画中描绘的是很多青少年滑冰的场景,深色的冰面上冰刀留下了一道道标志着滑行轨迹的弧线,再加上冰面上若有若无的倒影,使画面极富梦幻意味。近景中,脖子上戴着红领巾、身着短裙的一对小学女生正牵手快速掠过眼前,白色的围巾舞动,赏心悦目。作为滑冰好手,萧淑芳在画面中描绘了滑冰场内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有推、拉冰车者,有单人、双人、成列的滑行者,有仰面摔跤的初学者,还有似乎是着舞蹈服装的专业练习者,甚至包括在围栏外张望、看得津津有味的一排观众等。
古元在画面上则采取平视的视角来表现北海冰场上熙攘的滑冰者,描绘的似乎是周末北京的工人、学生和市民在冰上休闲和娱乐的日常场景。宗其香更是以松动的墨点,恰到好处地点出远景中追逐嬉戏的滑冰者,相较于萧淑芳作品中谨细的刻画,其画面以气氛取胜,以至于观者似乎依稀可以听到远处人群的喧闹声。
1979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戴泽创作的油画《颐和园后湖》,在构图上类近于宗其香,远景中的滑冰者也是以点笔为之,但是画面更追求一种大笔触的表现,尤其是近景的冰面,极富形式意味。而1978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学院、曾留学比利时和法国的油画家李瑞年创作的油画《什刹海冬天》,则更像是对古元的回应。在这件作品中,李瑞年透过近景中9棵树的间隙,刻画了在冰面上或滑冰、或打冰球嬉戏的人群,有意思的是,这些点景式的人物都是以较为明亮的色彩描绘衣、裤,尤为生动活泼,使画面中萦绕着迎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欢欣气息。
在表现北京北海等冰场滑冰的情景以外,1990年代以来只有极少表现登山和滑雪题材的作品,其中有三件甚为精彩。
1990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黎明,根据1988年5月中国、日本和尼泊尔登山队联合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实现南北双跨会师的情景,创作了不锈钢材质雕塑《崛起》。雕塑受到19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语言风格的影响,以三位登山队员高举双手庆祝的造型为基础,构成山字,象征着人类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1996年,倡导“写意雕塑”理论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为山创作了小雕塑《平衡——滑雪者》,相较于《崛起》的象征主义和纪念碑感,其雕塑更为强调手的触感,强调艺术家对滑雪者身体姿态的意象表现。
2014年,北京画院画家杨刚用水墨创作了速写式的简笔画《跳台滑雪》,艺术家以极为概括的笔触,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跳台滑雪者凌空飞跃的矫健身影,以至于作品有着既写实又写意的绝妙形态。相较于吴为山雕塑造型中的悠扬婉转之意,杨刚更强调造型的单刀直入、生扑直取之味。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