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便与冰雪有着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不仅学会了抵御冰雪的严寒,更学会了利用冰雪、观赏冰雪、嬉戏冰雪。冰嬉,是古代冰上运动的总称,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足球、冰上杂技等项目于一体。在冰雪运动这方面,你会感叹于古人的会玩,也会惊叹于当时的技术之高深。
冰嬉最早起源于何时?唐宋明清说都有
据说中国的冰雪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里的记载,当时有个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对此,一种流行的解释是说,这是因为钉灵国位于北方极寒之地,常年下雪,人们习惯穿带毛的长筒靴子,脚踏滑雪板走路,所以行动速度极快。《山海经》的内容多荒诞,且里面并未有关于滑雪的明确记载,所以这种说法大概只是人们的一种臆想。
一种说法认为早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冰嬉运动的雏形。《隋书·北狄传》有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俗皆捕貂为业,冠以狐狢,衣以鱼皮。”北室韦人“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南、北室韦皆为我国古代东北部少数民族,在北方严寒、积雪甚深的地理环境下,当地人创制“骑木而行”这一安全省力的交通方式。
《新唐书》中也有拔野古人“乘木逐鹿冰上”和木马突厥部落的人“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激”的记载,这段绘声绘色的文字,使得我们可以想象到古人冰雪中的风采。所谓木马,就是把特制的长条木板缚于脚下,以增大接触面积,不致陷落,其动力则靠双手使用支在腋下的曲木来撑动,也就是今天的滑雪板和杖的形制。其长宽尺寸,在《文献通考》里还有记载:处于东北边远地区(约黑龙江出海口附近)的“流鬼”民族,“地气早寒,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践层冰,逐其奔兽。”但从文献记载来看,这些少数民族冰雪运动只能说是一种出于生存需要的活动,并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冰雪运动。
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北宋说”,理由是广泛被引用的一条“史料”:《宋史·礼制》中有记载称“幸后苑观花,作冰嬉”。许多人将这条记载作为冰嬉在历史上的最早记载。然而,事实上,《宋史》中并无这条记载。而且,按照北宋都城开封的气候来说,“赏花”与“冰嬉”根本没有重合点。按《宋史》所记,赏花活动都在暮春初夏进行,而这个季节,冰早已融化,没有作冰嬉的水域条件。而整个宋代,水戏都非常盛行,每年的金明池水戏都是一场盛宴。所以,“冰嬉”很可能是“水嬉”(水戏)的讹误。
还有人认为冰嬉开始于明朝,但史料中只有冰床的记载,和冰嬉并不是同一概念。如明朝太监刘若愚在《明宫史》中曾记载说:“阳德门外,冬至冰冻,可拉拖床,以木作平板,上加交床,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上如飞。”
而真正将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要到清朝时期。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有较长的冰雪期。满族的滑雪器具不仅有“木马”,还有“狗车”。《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二十记载道:“开元路有狗车、木马,轻捷利便。木马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狗车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狗拽之,二者只可于冰上雪中行之。”可以看出,“木马”发展到后来,已与今天的双滑雪板基本一致了,而所谓的“狗车”就是狗拉雪橇。
随着在冰上生产生活越来越得心应手,人们又逐渐开发出了许多冰上运动。1623年的正月,由努尔哈尔亲自主持,在辽阳城附近的太子河冰面上,举行了一次迎春盛会:首先进行男女冰上比赛活动,男子比赛冰上抢球,女子比赛冰上跑,最后举行冰上大筵,这作为满族宫廷冰上活动的开端,被载入历史。入关后,满人将其传统的冰上运动带入关内,既为军事操练,也用于娱乐,称为“国俗”。
沉浸式观赛,“观众们”坐“床”看比赛
古代的冰嬉运动会上总是会出现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冰床。冰床,也称“拖床”,是一种冰上滑行用具。其实,冰床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冰嬉,早在北宋时期,我国的海河流域,曾有文献记载了这里冰上活动情况。在冬季的水淀塘泊,出现了可以在冰面上人力牵引运载蒲苇的拖床,可以乘人、载物。这种冰床,从宋代到清代一直在使用。
利用冰床作为冰上运输工具,宋人笔记中已有记载,称作“凌床”。据《江邻几杂志》:“雄、霸沿边塘泊,冬月载蒲苇,悉用凌床,官员亦乘之。”雄、霸即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是宋辽两国的交界处,也是宋朝北部边境的战略要地。这些地区冬季河沟湖泊结冰,人们已使用凌床在冰面上载运蒲草芦苇。至于从“凌床”变为“冰床”可能跟“凌”音同“灵”不吉利有关,据《过夏杂录》卷六“冰床”:“北人呼冰为凌,凌音同灵……今直呼冰床是也。”
在明代北京城,冬季乘坐冰床已经比较盛行。《帝京景物略》卷一“水关”载:“冬水坚冻,一人挽小木兜,驱如衢,曰冰床。”此处的“冰床”,为一人牵拉的一种木制的简便轿子。明代万历年间,对于宫中水域管理宽松,老百姓常在冬季进入皇城内外的水域活动。贫困的百姓经常有拉冰床来糊口的。寒冬腊月,冰厚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交拉如织的情景。这种冰上生意十分兴隆:“遇雪满林皋,坐拖床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亦有兴豪乘醉而频往来者。”乘坐冰床已成为明人冬季户外嬉乐方式之一,“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连十余床,携榼篮酒具,铺氍毹其上,轰饮冰凌中。”他们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用链子连在一起,置酒案于冰床之上,喝酒聊天。
冰床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一般用木头做成,有些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雪橇,清末民初,出现了“冰橇”这一名称。和普通冰床相比,观看冰嬉所乘坐的冰床要华丽得多。王公大臣所乘冰床配有御寒兼装饰的车箱。“清制,西苑门内,有冰床,为王大臣设,床甚华美,如绿呢车箱,行绝驶。”皇帝的冰床更大,“似蹋无足,似车无轮。”大冰床用黄色缎子围起来,有龙凤花纹,从远处看就像是一顶大轿子。但是它不是由人抬着走的,而是由八个人从后面推着行进的,下面装置了利于冰上滑行的铁条。
清代查揆撰写的《燕台口号一百首》中说:“河头冻合坐冰床,偷得舟行陆地方。更有抛球人夺彩,一双飞鸟欲生芒。”原注云:“冬月冰坚,以平板作床状,下用二足裹以铁,一人引绳,名‘冰床’,亦曰‘拖床’。又尝于冰上弄球掷彩为冰嬉。”
乾隆皇帝在做皇子时就喜欢乘坐冰床,当了皇帝以后,对冰床的喜爱有增无减。在乾隆帝御制诗中有很多关于乘坐冰床的诗句。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坐冰床前往琼华岛上的悦心殿观看冰嬉,为此写下《坐冰床至悦心殿》一诗:“筠冲赐宴有余闲,琼岛韶光暖镜间。尚可翠鸾轻舵试,徐过玉虹一桥弯。冻酥岸觉看波漾,春到物知听雁还。今日悦心真恰当,窗凭积素慰开颜。”
钱维城根据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作《御制雪中坐冰床即景》绘制的诗意图中,黄幄冰床即为乾隆乘坐的冰床。此特制的冰床,是专门供乾隆在太液池上冬日里乘坐滑行,观赏银装素裹、苍茫浩渺雪景的。而乾隆更是与傅恒、尹继善、刘统勋等28人做《冰床联句》,记载了冰床的历史、冰床的功能以及乾隆乘坐冰床阅冰嬉时的情景等。
《燕京岁时记》记载:“冬至以后,冰变得很厚。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都有冰床。大雪过后天晴之时,周围一片银装素裹,仿佛行走在玉壶之中,真是人生一大快事。”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中有诗句形容冰床受欢迎的程度:“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去一毛轻。风和日暖时端坐,疑在玻璃世界行。”
冰鞋也是技术流,单冰刀、双冰刀任君选择
冰床毕竟只是一种冰上交通兼观看工具,而要在冰上做出各种旋转跳跃的高难度动作,自然离不开冰鞋。最早的冰鞋是从冰刀演化而来的,人们为了便于在冰上行走,就把牲畜的胫骨缚于脚下。后来人们对冰刀进行改进,在一块木板的底部固定铁条或铁片,再将木板扎紧在鞋上,称为冰鞋。早期的冰鞋称为“乌拉滑子”,就是把嵌有滑条的木板缚于乌拉鞋的底下,手持木杖滑行于冰上,大约出现在11-12世纪之间。
清朝出现了含有铁质材料的冰鞋。《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可能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所谓“单条”,其实就是一种“单冰刀”滑冰鞋。乾隆在其《冰嬉赋》"序”中说:“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鞋以韦。或底合双齿齧凌而不踣焉。或薦铁如刀,使践冰而步逾疾焉。”“双齿”类似于今天的“双冰刀”滑冰鞋。双冰刀比较平稳,适合初学者练习。与现在的冰刀不同的是,清代的冰刀都比较短,鞋的后跟有一部分下面没有冰刀,这样可以在需要时用鞋跟触及冰面以便停止滑行,或改变滑行方向。
据《帝京岁时记胜》记载:“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简单几句,把滑冰中精彩的花样动作描绘得惟妙惟肖。含有铁条、熟皮等材料的冰鞋以及护膝的出现,表明清代滑冰器具已经相当先进了。据考证,如此制出的冰鞋,和西洋传来的式样区别不大,甚至更为精致。
清朝还有带毛猪皮的冰鞋,这是一种特制的冰鞋。清朝有一种冰上运动名为“打滑挞”,非常类似于今天的高山滑雪。在冬季选一个比较陡的坡,用水浇注成冰山,高大约有十米左右。滑雪勇士们从最高处滑下,以到地不摔倒为胜。之所以要用毛猪皮的冰鞋,是因为打滑挞从高处滑落,需要非常光滑的冰,同时冰鞋也要非常滑,以尽可能减少与冰的摩擦。
清朝时,西苑三海(即太液池)成为皇家的禁地,冬季池面结冰后,自然也就成为皇家冰上活动的专用场地,普通百姓是不能入内的。据高士奇写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一部史料笔记记载,当时的冰上抢球“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革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彼队之人蹴之令远。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本朝用以习武。所着之履,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这时的鞋底下前端装有带齿的铁条,随意滑行,可以制动,还可以踢球,一鞋三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