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刺激的高山滑雪、美丽优雅的花样滑冰、激烈对抗的冰球比赛……画家杨刚用寥寥几笔,在浓淡水墨间,勾勒出冰雪运动的力与美。近日,“生·生——杨刚艺术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集中展出杨刚2000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冬奥题材水墨、速写和书法等作品130余幅,成为冬奥文化艺术盛宴中一道动感十足的风景。
三年前预约下这场展览
这场展览的缘起需要回溯到2018年。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回忆:“当时,杨刚的女儿杨肖发给我她父亲对着电视画的一批冬奥会速写,有毛笔的、有马克笔的,也有大约是签字笔或圆珠笔画在各类纸上的作品,那份自由的力量如同体验高台滑雪时被凝在了空中,的确把我惊到了!老先生将速度的质感与人体的量感,包括无数可供回味的动态细节,竟然在挥洒间全部抓在手里,然后安安然然地张开,交给你的眼睛去体味。这已然超出了我们惯常对速写的要求,瞬间中的雕塑感充满了精神性。”
吴洪亮当即发出邀约,请杨刚在北京冬奥会前再画一批作品,做个展览。“而哪里能够预料,2019年杨刚先生病情突变,离开了我们。”
此后,经过一年多的酝酿,“自由长旅---杨刚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对杨刚一生的艺术探索进行了梳理。而此次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则是以冬奥主题作品为核心,呈现其亦中亦西的融会风格。
展览不仅展出了他表现运动员动作、形象、比赛场景的作品,并且平行展出他的书法、内蒙草原题材、北京题材以及音乐题材作品,让观众直观感受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吴洪亮说:“观众会在对比中有恍然大悟后的欣喜,更将体会到一位艺术家画外丰盈而深厚的修养以及生活的磨砺,对创作的反哺有多么重要。”
喜欢画特殊的运动状态
杨刚1946年出生于河南周口,三岁时随父母来到北京。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喜欢上了绘画,曾拜访蒋兆和先生,蒋先生教导杨刚“要多画写生”。17岁,杨刚“背着一麻袋速写”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7岁时,他到内蒙古阿巴哈纳尔旗文化馆任馆员,一待五年,草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因为热爱草原,杨刚常常把画笔对准群马奔驰、民族歌舞、运动竞技、草原盛会等,用速写、水墨描绘极难捕捉的动态。同时,他也热爱运动,不仅在内蒙草原学会了骑马,回北京后还时常到颐和园的昆明湖里游泳。
杨刚喜欢画特殊的运动状态,所以从2000年开始,他创作了大量冬奥题材作品。杨肖介绍:“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他对着电视画的,目前统计下来有400多件。除了冰雪项目,他还画过游泳、射击、篮球、足球、乒乓球、摔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就办过一次展览。”凭借扎实的中西方绘画技法和敏锐的洞察力,这些作品在寥寥数笔中实现了速度与力量的统一,体现出生命的律动和生生不息的奥运精神。
“希望在冬奥会上看到双峰驼赛跑”
凭借对冰雪运动的非凡表现力,杨刚的冬奥题材作品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全球征集活动的官方宣传形象。如今,该项目的动画短视频就在二层展厅展出。同时,为了让观众也能体验杨刚的创作状态,展厅中还特别设置了一个互动区域,再现杨刚对着电视画速写的场景,观众也可以亲自在电视前感受那运笔的快感与难度。
由于展期将跨越新年,此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杨刚用红纸创作的冬奥主题门贴形象,为元旦和北京冬奥会增添喜气。其实,早在2018年,杨刚就表达过对冬奥会的畅想,他曾写道:“我爱冬奥会,她是促进世界和平及人类健康发展的国际冰雪那达慕。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希望能看到双峰驼赛跑的场面出现,让骆驼队重归北京城。”如今,这场展览被纳入“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也让杨刚夫人董正贺倍感欣慰:“我们为杨刚能为北京冬奥会做出贡献而感到骄傲。”
此次展览由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和深圳美术馆共同主办,于2022年1月13日结束后,还将在深圳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