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
热门
《蟑螂》
作者:(英)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宋佥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6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宫子
麦克尤恩一直在写新小说,然而,对于他的新书,我几乎是没有任何期待的。《蟑螂》也不例外。
现在的麦克尤恩已经告别了那个“恐怖伊恩”的时期,他开始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具有一定后现代意味的文本挪用似乎是他近期偏爱的方式——之前的《坚果壳》是对《哈姆雷特》的现代改写,而这本《蟑螂》则是对卡夫卡《变形记》的现代改编,借此来讽刺英国脱欧的事件。他是作者本人的政治宣言,但是,通常来说,作家出于政治意图表述而完成的作品,都不会是什么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其过于明确的意图完全消解掉了小说阅读的神秘感和层层推进以获取对世界认知的进程。当你看到书封上的小说简介时,你就明白作者要在这本书里讲什么了,这个时候,如果作者无法在叙事中塑造出具有额外强度和感染力的形象,就很难再在这个意图之外带给读者任何其他收获。
《蟑螂》中的昆虫和卡夫卡《变形记》中的那只昆虫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在阅读过程中,它更像是作者为了图省事而直接挪用的一个形象——出于脱欧的表达,麦克尤恩还额外将这只蟑螂变成了淡蓝色。麦克尤恩在这本书中继续坚持了他精致的英式描写,但是,与卡夫卡不同的是,《变形记》中的甲虫能让读者感受到它的每个肢节都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扭曲,而麦克尤恩尽管在蟑螂的形象上下足了工夫——“从肩膀到脚踝,它的体色呈淡蓝色,脖子和腕部周围有深蓝色的滚边,一排白色的纽扣沿着他没有分节的胸部一字纵向排列”,但最终达成的效果却只是留给读者几张想要匆匆翻过的文字而已。因为明确的主题意图,已经在暗示读者只需要关注如何在故事中完成讽刺,至于细节则不过是可以忽略的填充。
文学
《细雨》
作者:(西班牙)路易斯·兰德罗
译者:欧阳石晓
版本:S码书房|作家出版社
2021年8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宫子
有时会感觉现代小说无聊的一个原因在于题材过于枯燥,作家们关注的现实不过是年轻男女的情感纠葛或者琐碎的家庭关系,然而《细雨》这本小说似乎再次证明了,没有无聊的题材,只有无聊的写法。
西班牙作家路易斯·兰德罗的《细雨》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支撑起其阅读趣味的,是不同人物的对白。小说的主人公奥罗拉是一个倾听者,每个家庭成员都会向她吐槽自己对其他人的看法。在叙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奥罗拉在和A说话,然而突然下一句对白变成B的言语的画面,这些是需要读者耐心阅读,进行区分的地方。而正是这一点塑造了整本书迷人的叙事氛围。我们能够看到家庭成员的各种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其他人的各种态度,这些不可调和的家庭纷争在《细雨》中变成了交错组合的音符,它吸引着读者去进一步接触这个家庭的秘密,同时在貌似遥远的细雨中,又在这些琐事和更宽阔的空间和意识中逐渐消解。
社科
《安乐死现场》
作者:(日)宫下洋一
译者:木兰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6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肖舒妍
“安乐死”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却少有人知道这真正意味着什么。想象中的安乐死,可能是把生命全权交给医生,由医生完成最后一剂致死的注射,但实际上,即便在公认对安乐死最为宽容的瑞士,也只有“协助自杀”属于合法,这意味着,医生只能提供药物、场地和注视,人们最终还是要亲自打开输液开关,结束自己的生命;想象中选择安乐死的人们,可能垂垂老矣、病入膏肓,已经经历过生命的一切美好所以可以看淡生死,但实际上,也有处于花季的年轻女孩,因为罹患无法治愈的复杂精神疾病,又难以忍受反复自杀未遂的痛苦,最终选择安乐死作为解脱;想象中临死之前的人们,会和家人做最后的道别,握紧他们温暖的双手,在亲密的陪伴之下安睡,但实际上,也有人选择毅然决然只身赴死,因为家人的不理解、不赞同,甚至无法通知他们自己死亡的消息……还有,报名成为安乐死协会会员的人,也许并不急着安乐死,或者最后真的安乐死,仅仅是知道可以安乐死这一事实,就可以让他们放下心来,最终没有使用安乐死而自然死亡的人也不少。
在《安乐死现场》这本书中,日本记者宫下洋一因为自身对安乐死的困惑,历时两年,辗转六国,走进了数十个安乐死的现场,甚至亲眼目睹死亡——一个人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包括死亡吗?安乐死是一种自私吗?一个人的生命仅仅属于他自己,还是共同属于所有爱他的人?如果活着只剩下痛苦,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其实直到最后,宫下洋一自己也没有得出答案,身为观念相对保守的日本人,他始终觉得,个人怀有对家庭、对社会的某种责任,死亡应该交给上天,可目睹选择安乐死的患者生前遭受的痛苦,他又无法指责他们没有勇气好好活下去。
尽管没有得出答案,他却坚持把这一问题带到了读者面前,并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也许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
遗憾的是,受限于个人身份,宫下洋一在写作时不免怀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同时,虽然作为记者他呈现了大量鲜活的个例、一手的资料,却因为他本人缺乏对生命、对死亡更深入的思考,而使问题停留在了浅层。
社科
《少子社会》
作者:(日)山田昌弘
译者:丁青
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1年8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李永博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一批讨论日本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图书,《少子社会》也是其中的一本。为什么日本的新生儿在近三十年内减少了一半?这是困扰日本社会各界多年的问题。本书作者山田昌弘是社会学家,他曾提出了“格差社会论”理论,即把大部分日本年轻人失去希望的社会状况命名为“希望格差社会”。山田昌弘写作这本书,是基于他的一个基本判断:日本的少子化现象不是单纯的人口问题,其背后有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原因。
山田昌弘发现,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结婚或者晚结婚。年轻人并非不愿意结婚,然而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让很多日本年轻男性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年轻人收入不稳定,这在世界各国的不同时期都有出现,为什么会在日本社会造成如此差异化的影响呢?山田昌弘在此提出一个概念,这些年来日本社会陡然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单身寄生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啃老族”,那些毕业后仍然依靠父母生活的单身人士。当这个群体与收入不稳定的现象相结合,就逼迫年轻人以各种方式推迟和逃避结婚。
《少子社会》在日本出版于2007年,观察的立足点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社会。尽管书中部分观点在现在看来耳熟能详,但在当时推动了少子化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山田昌弘在书中指出,相较于欧美地区,“单身寄生族”是一个非常“东亚化”的现象,现在回过头来读《少子社会》,这些邻国经验对思考本国问题的启示,仍会让读者产生不少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