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至9月,由广东省博物馆联合广东省古钟楼(古钟)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成的项目团队,正式对广东省内现存机械塔钟开展调查、建档和研究。
这是广东省博物馆近期众多系统性科研项目的最新动态之一。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区域文物保护中心,年接待观众超过200万人次的广东省博物馆,近来越来越在作为“第一品牌”的展览之外,拓展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让我们看到依托数量可观、特色鲜明藏品的公立博物馆,在与社会各方多种多样的力量合作的过程中,逐渐转型为超越传统博物馆概念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可行性。
从“颜色专利”授权到“机械塔钟”调研
广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接触和引进西方机械钟表的地方,现存机械塔钟是研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近代以来,因缺乏系统的保护和专业的技术支持,广东省内现存的机械塔钟大多处于荒废失修的濒危状态,仅有小部分获得有限维护。而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消息,省博等组成的机械塔钟调研团队率先赴广州、江门和佛山地区开展机械塔钟的初步调查,调查点包括粤海关旧址、圣心大教堂、永安堂、蚌湖大钟楼、开平市月山镇横江村绍贤学校、芦溪学校旧址、台山县政府大楼、恩平县公立图书馆旧址、三义堂等18处。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赴粤东、粤西地区开展调查,进一步摸清全省机械塔钟的总体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将通过搜集历史资料、文献信息、整理口述史资料等方式,形成调查报告,为全省机械塔钟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可行方案。
这个项目又一次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了广东省博物馆在开展“科考”方面的新形象。不久前,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文物颜色测量及评价研究》项目成果之一,广东省博物馆开发的一种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更早,它们与广州东方博物馆签署了“青铜剑纹饰微观迹型研究”的共建项目。这些课题都是在文物保护及相关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探索。
其实在博物馆中,“研究”是与收藏和展示并列的基础性功能。但今天在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的专家团队基于馆藏和各自的关注领域所展开的研究,更多地通过与公众直接“面对面”的形式,“融化”在展览、讲座等活动当中,难以为人所察觉。
相对来说,早期博物馆的“走出去”比今天要多一些。比如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1929年成立的广州市立博物院,以及作为其后继者的广州博物馆,在上世纪前中期是广州考古发掘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开展了大量本土考古项目,丰富了人们对广州、对岭南的认知。那段时间的考古发现也构成了今天广州的博物馆馆藏和陈列的重要部分。后来随着更加专业的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成立,博物馆在相关方面的工作才告停止。
对于一些常去博物馆的人来说,也许会感到今天博物馆中的陈列方式和说明文字常常显得有些“不解渴”。比如瓷器展区,往往在陈述其窑口、尺寸、图样等基本信息之外,对其发现和入藏的情况少有介绍,通常更不会涉及其在当时当地的使用状况、使用者、使用习惯等信息。这令博物馆的展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感,也割裂了馆藏文物与其生长的社会经济土壤之间的关系,成为孤零零的“标本”。而类似机械塔钟考察这样的项目,如果能辅以更好的传播手段,则或许可以让我们将馆藏的文物、将作为省博重要立足点的“濒海的区位优势和湿热的地理特色,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一般观众关心的生活化、日常化议题结合起来,让大家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更深刻,也更温情的认识。
在“实体文创”之外试水“数字化玩法”
不久前,广东省博物馆宣布首届“文创体验官”招募暨“好好味”系列文创正式发布。此次文创体验官面向全网招募。
据介绍,此次招募活动围绕4件粤博超高人气文物——西周青铜盉、梅瓶、石湾陶鸭和广宁玉石鸡——结合广东饮食文化,展开脑洞创意延展。同时,好好味系列文创新品于9月9日上线了广东省博物馆天猫旗舰店。
从广东省内来看,广东省博物馆并非最早启动文创开发的博物馆,但却是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成效最突出的博物馆之一。在不久前举行的广东旅博会上,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陈邵峰以主题发言的形式,分享了他们在数字文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优质数字内容是网络刚需新消费品”,陈邵峰认为,当下的博物馆数字文创,是基于5G和AI技术“双核驱动”下的、“让文化邂逅新科技”的体系。它的主力参与人群,是以“数字新青年”(90后、00后)和新媒体创新者为代表的有想象力、有温度的人群;其应用场景,除了网络社交平台,还包括实物文创定制;而传统上作为“目标受众”的观众,在互动体验装置和展览IP的支持下,越来越多地同时具有了“创作者”的身份,借助文创实现着更多的表达方式;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就能够产生出兼具艺术之美和科技之美的博物馆创新产品,“以数字的形式凝聚人文、艺术与科学”。
陈邵峰指出,相比传统文创,数字文创更适应网络经济。省博在“群龙出没”展中,就尝试邀约观众直接参与创作数字内容,拍摄“恐龙大冒险”视频;在“从伦勃朗到莫奈”展中,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打卡拍摄电子明信片,也能参与“画中有我”的互动体验,或者“智造”“自画像乐高拼图”。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数字化体验与展览主体互相“导流”,效果不俗。
今天在广东省博物馆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各种文创产品的柜台。当中既有传统的大众化产品,也有根据特定展览开发的定制版、限量版。对于后者来说,相关的前期研发可能在展览开幕的一年前就已经开始。馆里的藏品是开发的基础,但多样的表达却是需要大量“借外脑”才能实现的。
更多开放空间让博物馆和城市连接起来
作为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开放性”是首要之务。无论是国外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还是国内的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都在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更新和对公众开放馆藏,让大家可以以越来越简便的方式获得高精度的馆藏品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很多无法在实体展柜中展出的藏品获得了露面的机会。粤博如今已经在官网免费公开文物高清数字影像5000多张,公布信息除照片外,还有文物名称、年代、类型、质地、尺寸、说明,范围包含文物藏品、自然标本、古籍善本等。公开馆藏文物高精确度三维模型数据411件,全景展示馆藏文物细节。在博物馆平台上公布2000余件馆藏文物的高清数字资源和20件高精度三维模型浏览数据。馆方在官网还上线近年重展的虚拟展厅。
另一方面,对于实体展厅等室内外空间的利用密度和层次也在深化,相当于扩大了博物馆的空间。
围绕“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广东省博物馆在9月18日首次推出了沉浸式导赏,选取五四运动在广东、中共广东支部正式成立、刑场上的婚礼、中央红色交通线以及广州解放五个场景,通过“展览+演艺”的模式,结合展厅空间设计,把可感可触的真实史实在展厅还原,带领观众置身于那个觉醒的年代,在沉浸式观展中重温峥嵘岁月。
广东省博物馆的“博物馆之夜”活动由来已久,但之前的活动更多集中在展览开幕或者策展人导赏,此次的活动则更加多样,也是首次将沉浸式体验融入其中。另一项特别活动是露天电影放映会。自9月18日起,博物馆每周夜间开放日将播放一部经典红色电影,9月18日播放了《野火春风斗古城》,9月24日将播放《小兵张嘎》,其他7场电影将由观众线上投票产生。播放的地点在博物馆正门外,正对花城广场,将博物馆的空间与更加开放的城市广场实现了连接。
在当下,公众对于收藏着庞大精神文化资源的博物馆的需求已经远远不止基本的展览。面对未来,博物馆究竟需要作出怎样的变革呢?他们继续在探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