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画家马常利央美办展览,代表作《大庆人》亮相

2021-09-17 13:46:54

来源:互联网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9月16日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青春学子祝福的歌声中,90岁高龄的著名油画家马常利切开了生日蛋糕。当天,“山河情——马常利油画艺术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出了马常利1956年至今创作的一百多件油画作品和二十余幅手稿。“艺术无止境,我还在做一些努力,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马常利说道。

马常利是新中国最早成长起来的一代油画家,也是最早走上油画民族化道路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之路,离不开徐悲鸿的慧眼识珠。据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张路江介绍,马常利于1949年8月参加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的招生考试,考前只上过一星期的补习班。考试时他画的石膏像暗部很黑,但时任校长徐悲鸿却看出了他的艺术潜力,“这孩子敢画,胆子大好培养”,将他录取了。

1953年,马常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留校任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常利就以优美而富于诗意的画风驰誉画坛。1980年以后,马常利醉心于风景,借用山河大地来传达他的“心灵之歌”。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依照画家人生轨迹,分为西藏、新疆、大庆等7个板块陈列,全面反映了马常利的艺术发展脉络和绘画成就。

一幅幅画作,一串串脚印。展览展出的许多经典油画作品,都来自马常利深入生活的实践。1956年,西藏和平解放不久,马常利应解放军总政治部邀请前往西藏,以备1957年参加解放军建军30年美展。他与当地藏民同吃住,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朴实热情,也惊讶于旧社会的陈腐。他先后创作了《解放军与藏民》《幸福之路》《高原青春》等反映当时社会状态,表现农奴翻身做主的作品,还曾到四川阿坝、青海等藏区体验生活,创作了《草原上》《高原情》等表现藏民生活的作品。

1964年正值我国在北大荒发现大油田并成功开采之际,文化部派出中央文艺慰问团赴大庆油田慰问演出。马常利深入井队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切体会到石油工人顶风雪、冒严寒,在高耸的井架上热火朝天地钻探石油的豪迈之情,塑造了一批“铁人”般的石油工人。此次展览也展出了他里程碑式的油画《大庆人》。

“油田初建时期,条件极其恶劣,冬季严寒,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十多度,钻井工人露天作业,呼出的哈气在皮帽上都结成层层冰碴。”谈起《大庆人》的创作过程,马常利回忆道,“到了炎热的夏天,成群的文字叮咬人,苦不堪言。我以钻井工人接班前的一刹那情景为素材,塑造了几个工人的形象,犹如高耸的铁塔,迎着风雪屹立在雪原上。”

时间来到1975年至1977年,马常利曾三次赴山西,河南等太行山区体验生活,了解山区农民修建“红旗渠”水利工程。他前后连续创作了《转战太行》《太行晨曦》《秋歌》三幅作品,从多方面表现农民的飒爽英姿以及辛勤劳动所获得的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马常利开始逐渐转向风景画创作,把西方印象派的技巧精粹与东方艺术的写意抒情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马常利先生总是怀着真挚的情感走近风景、走向生活,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他用画笔为祖国山河所作的描绘,彰显出中国油画家的文化情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道。在展览举办的同时,马常利向央美捐赠了10件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关键词: 90岁 画家 马常利 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