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博物馆、玻璃博物馆、汽车博物馆……很多曾经较为小众的博物馆,正在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通过深耕主题、精细化发展、“互联网+”等途径,越来越多专业性强的小众博物馆成功“出圈”,收获了与实力相匹配的名气。
“真是没想到北京还有古建筑类型的博物馆,在这里还能看到国家一级文物正觉殿藻井。”近日,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内带着孩子参观的市民刘先生感叹道。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先农坛内,是我国第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副馆长张敏向记者介绍,相比疫情前,该博物馆日均参观量增加了1倍以上。
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跨省出游受到限制,城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城市居民放松休闲的首选。其中,很多曾经较为小众的专业博物馆,也在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小而美,更“种草”
90后秋月是一名文博爱好者,每去一个博物馆,她都会保存票根,其中不少都是小众博物馆,“以前经常去国博、故宫、首博等大型博物馆,现在更喜欢去寻找小而美的博物馆,客流量少、更安静,能细细品味,拍照也更有感觉。”
位于国家图书馆附近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就是她新近发现的小众“宝藏”博物馆之一。遇到讲解时间,还能聆听每个时期石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每次逛完博物馆,秋月都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照片,很多朋友“种草”后也前往参观。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小众博物馆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走红”。还有人盘点全国“实力与人气严重不符”的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等均在名单之列,吸引不少网友前去“打卡”。
专业性强、有特色
相比于展品全面、气势恢宏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小众博物馆通常“螺蛳壳里做道场”——体积不大,但布置精美,在展品上也更聚焦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据张敏介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既具有科普功能,同时也是古建筑专业院校的教学基地,与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院校开展了古建测绘调查等研究项目。“抬头看古建,低头看展览”,是该馆打造专业性、沉浸式参观体验建筑博物馆的重要理念。
很多地方依托自然、人文资源建起具有特色的博物馆。地铁博物馆、玻璃博物馆、汽车博物馆……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专业博物馆在城市里出现。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徐虹表示,当下的游客市场个性化消费需求明显,一方面年轻人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博物馆产品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细分型博物馆,聚焦专业领域,在展陈上增加了很多创意,对年轻人形成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互联网+”,成功“出圈”
长期以来,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小众博物馆少人问津。但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为小众博物馆提供了特殊的宣传平台,热心网友的分享成为这些博物馆的“出圈”利器。
与此同时,不少博物馆主动出击,通过参加网络文博公开课、旅游博主推介、“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提高影响力。在展陈方式上,越来越多博物馆通过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展览实物用数字形态生动呈现,为观众提供新的观展体验。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从2010年开始,探索网上博物馆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网上浏览平台,观众可以通过网上博物馆360度观看展品。博物馆还结合先农坛文化开展各种类型的直播、线下亲子游学活动。“最近一次的直播活动吸引了近20万观众观看,博物馆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和受欢迎度提高了很多。”张敏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众博物馆成功“出圈”,收获了与实力相匹配的名气。有专业人士认为,博物馆要体现地域、文化或专业上的特色,谋求差异化的发展,打造自身特色名片,以实现“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