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余件先秦遗物,广州所见玉质最好、保存最为完好的有领玉镯……8月27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黄埔榄园岭遗址发掘现场向媒体介绍了此次发现的最新成果。
发现先秦时期越人墓地
2020年7月和2021年4月-5月,配合黄埔区国有土地出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出让地块中涉及的榄园岭遗址剩余部分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有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分布,并于2021年6月起对勘探发现的先秦文化遗存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实际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西周至春秋时期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清理墓葬、灰坑、窖穴等遗迹200余个,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时期墓葬共6座、灰坑96处、柱洞47处、沟6条,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52座、灰坑23处、柱洞4个,出土陶、原始瓷、青铜、玉石器等各类遗物160余件(套)。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强禄表示,本次发掘清理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阶段的遗存文化内涵与邻近的汤村茶岭-甘草岭遗址、沙岭遗址第一期遗存、黄田村陂头岭第一期遗存相近;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以墓葬为主,年代以西周早中期为主,是本次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填补了中新广州知识城区域西周早中期遗存的空白。发掘的墓葬中,M100是目前榄园岭墓地等级最高的墓葬,随葬品中的有领玉镯是目前广州所见玉质最好、保存最为完好的有领玉镯。
岭南多地发现有领玉环
有领玉镯是一种很有“故事”的器物。张强禄在《从华南所见有领璧环看夏商礼制南渐》一文中指出,“有领璧环”当是从中原肇始,随着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自北而南渐次传播。从它们的传播过程,可以“窥探中原夏商礼制如何波浪式地浸润岭南,推进岭南中国化的历程”。
有领玉镯也被称作“有领环”“T字形环”“凸缘环”“凸唇环”“有领镯”“凸唇璧”“凸好郭璧”等。张强禄告诉记者,榄园岭遗址发现的这件东西位于墓主的腕部,所以可以判定为镯。与之类似的情况,是增城墨依山发现的玉镯。
有领玉镯(有领璧环)的起源是考古界一个难解的谜题,说法很多。它们常与牙璋伴出,张强禄比较倾向于“牙璋和有领环起源于夏族发祥地的豫西晋南,与陶寺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夏文化的产物”。但不同于牙璋“是夏部族发明的在祭祀活动与其他意识活动中使用的祭器与仪仗用具”,有领壁环自夏代到殷商都未获此尊贵的礼遇,直到晚商才比较多地出现在殷墟的王室贵族墓葬中。
在岭南地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人员在调查试掘工作中,就在粤东北的大埔、梅县、兴宁、紫金,珠三角北缘的清远潖江河支流等地分别发现了玉石有领环。之后在普宁池尾后山遗址、龟山遗址、普宁平宝山遗址,以及粤北曲江石峡遗址四期中,都发现了有领玉环的踪迹。此外在石峡遗址三期中,还发现了有领陶环。
就珠三角一带来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秋季在增城墨依山发掘的商代墓葬中,出土的牙璋和有领环引起学界关注。与之时期相近的香港大湾遗址、东湾遗址、蟹地湾遗址中也出土了有领环。而张强禄认为,“1997年发掘的香港马湾岛东湾仔遗址分布于沙堤上的墓葬,是目前岭南地区最能说明有领玉环使用的案例。”从玉环的使用方式来看,“与殷商墓葬出土有领璧环的情况相同,都是作为装饰用玉而非祭祀礼玉来使用的。”
反映中原礼玉文化
向南方传播和浸润
张强禄认为,玉石璋、有领环以及戈等在环珠江口区域的频繁出现,展现出这一地区商时期遗存文化面貌的趋同性,以及夏商礼制南渐对该区域的青睐。“如果再往前追溯,新石器时代中期来自湘西沅水流域的高庙文化、洞庭湖地区的汤家岗文化和大溪文化中的白陶和彩陶,也比较集中地出现在这一区域,说明长江中游湖湘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向珠江三角洲的传播与渗入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开始了。而往后看,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南越族群的活动范围,秦汉时期更成为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这应该也是同夏商礼制文化对该区域的熏陶和浸润分不开的。”至于商文化的南下路径,他认为“在东线是从盘龙城顺长江而下进入鄱阳湖和赣江,再经广东始兴、南雄一带山口谷地传入岭南的,其中赣鄱流域的吴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中间作用。”“有领玉石璧环伴随着牙璋在商代中期前后,渐次出现在环珠江口、闽南粤东和越南北部地区,反映出中原礼玉文化向南方的传播和浸润”,张强禄总结道,“借此传递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统的‘天下’观,通过夏商礼制文化的南渐,潜移默化地推进岭南‘中国化’的进程。”
当然,榄园岭有领玉镯的时期较之前文所述的发现都较晚。张强禄告诉记者,商以后有领璧环在中原地区已经不再流行,但在两广地区,包括相近的云南、越北等地,它仍然在比较多地被使用,不过功能已经主要转为装饰品,其原本的礼制内涵渐渐消退了。这也是远道而来的中原文化“本地化”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