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艺人的“前台”与“后台”

2021-08-25 14:31:13

来源:互联网

一纸退圈声明,为霍尊的演艺生涯画上了句号。相较于计较当事人的孰是孰非,霍尊事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思考机会:明星隐私的空间、边界到底在哪里?如果要将其公之于众,那遵循的伦理又应该是什么?

八卦是人之天性,明星的私生活,向来是“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消遣,融入社交的谈资,甚至排斥异己的手段。面对明星隐私,似乎已心照不宣:对于艺人这一行当,博取公众关注与让渡部分私人空间,达成了无可奈何而又理所当然的交易。

一方面是艺人的主动为之,譬如各色综艺节目对明星私生活的渗入,已婚的有婚恋观察、带娃综艺,单身的也有关于独身生活、亲子关系的真人秀,不管人设如何,总有个曝光的由头。

另一方面则是被迫暴露,个人感情的分分合合有必要向公众交代,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潜规则”。但当普通的情感纠纷已提不起兴致,“吃瓜”群众的八卦阈值不断被抬高时,对于私密的暴露也不断突破底线。对自我包装是必修课的艺人来说,假若一招不慎,带来的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社会性死亡。

按照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理论,人的言行,有“前台”与“后台”之分,两者行为殊异,普通人亦很难例外。对于公众身份属性加持下的艺人,区分两者差别就更为重要。

而从当下霍尊事件看,人们的关注点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个区分:此次事件中的一大爆点——霍尊与其好友的群聊“沪上情欲流”,正是“后台”变为“前台”的一个典型事例。人们一边倒地集中在对霍尊言论的口诛笔伐上,而忽略更为关键的判断——当事人的“后台”表现是否代表了他的真实面目。

霍尊自我陈辩,所有言论只是一时“口嗨”,这话的真假暂且不论,但基本前提是,这都是他“后台”的言行,是应该与“前台”标准有所区分的。这就如国内一个著名演员,以演技闻名,但其实在真实生活中是个结巴,人们却并没有因此而责难其表演——两件事情性质其实是有些相近的。所以对于霍尊,假如他的言行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中、而只限于言语,那我们就应该给予更合理的判断和评价。因为“后台”的言行,虽不能完全与自我心理活动一样“论迹不论心”,但也庶及近之。以“前台”标准要求“后台”表现,是不公平的。

我们强调“前台”与“后台”的区分,不仅仅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更好地保护艺人,更是因为这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放任对别人“后台”的“前台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警惕、抗拒这种放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关键词: 分清 艺人 人的 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