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随着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排名第一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站上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并获得第六名,围绕“苏神”的各种梗不少。主要是因为苏炳添在奥运选手外还有一重学术身份,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记者上知网扒了一遍,这位“跑得最快的大学教授”的论文有研究了啥。
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学者型 “凡尔赛”获赞
在苏炳添身上,运动员和学者的身份固然有些“反差萌”,但一点都不违和。从知网中的5篇文章来看,他“把自己作为方法”,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研究自己能够越跑越快的“所以然”。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苏炳添还“写论文研究自己”。
在以苏炳添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 短跑:回顾与展望》中,他在总结自己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男子100m短跑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措施,并提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启示。其中最“凡尔赛”的,莫过于那段“我国部分‘大龄’运动员存在过早退役的问题。大批运动员选择在26岁就退役,但苏炳添在29岁依然跑出9.91秒的历史成绩。”
它特别提到教练兰迪·亨廷顿是“科研型教练”,参照“冠军模型”对苏炳添的体能和技术状况进行了全面诊断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训练方案,使得苏炳添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运动行为志研究:短跑技术实践叙事——苏炳添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的技术优化训练研究》等以苏炳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采取合作形式。
前者提到,中国男子100米跑成绩在2015年后有了突破,苏炳添领先,谢震业随后,都突破了10秒大关,如何有效解读,这对于运动训练与竞赛具有现实意义。后者采用跟踪调研法和录像解析法对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技术优化训练问题进行分析,旨在说明专项技术优化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事实上,随着现代体育发展理念的进步,只顾闷头苦练、一味硬拼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过时了。除了纯粹的体力比拼,科学的训练方式、及时应变的智慧等因素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像苏炳添这样的学霸运动员之所以能实现“高龄突破”,让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离不开科学化训练的加持。
不断挑战自我,去美国训练“重新学跑步”
此外,在随笔类文章中,他也不断在总结自己的运动生涯。2021年发表于《中国体育报》的《挑战极限 逐梦东京》中,他写道,“作为一名32岁的老将,我很快又要出征奥运会了。在东京奥运周期,经历了太多意料之外的挑战,在我身上发生了太多变化,不变的是自己依然对赛道上的竞争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激情,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在2019年发表的《我要不要追上去》一文中,苏炳添提到,自己是广东人,和北方人相比起来,身材可能偏矮小一点,但是在运动的灵活性方面可能会强很多。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身高固然重要,灵活性也一定要有。短跑需要很强的爆发力,如果不够灵活,听到发令枪声后跑出去的步伐就很难有特别快的节奏。
在这篇文章中,苏炳添讲述了如何从挑战对手,挑战自我,最终实现超越。也遇到过坚持训练但成绩反而一直下降的情况。后来他意识到,只有当更强大的对手出现的时候,你才会把神经绷紧。“我当时遇到的对手是张培萌。那几年里,我和他在相互竞争中,把100米的成绩缩到了10秒。”
当张培萌的成绩突破10秒,苏炳添决定去美国训练。“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我在技术上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然后,我做出了一个对短跑运动员来说巨大的改变—— —换起跑腿。以前是右脚在前面,我换成了左脚在前面。这相当于把以前的东西打破,重新学跑步,就好像你一直是用左手吃饭,突然变成用右手的感觉。我还不知道改变后会不会真的更快,我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新的节奏。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尝试成功了。”
苏炳添终于突破了9.90秒,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则跑出了9秒83的成绩。他总结,“短跑一直被认为是挑战速度的极限。对于我来说,人不应该给自己设限,而要看看能不能逼自己做出新的成绩。突破自我极限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好好训练。当你在特别累、特别无聊、特别枯燥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目标,你就不累了。我的目标就是跑得更快。”